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此前,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4地算力枢纽节点已获批复。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8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京津冀国家算力枢纽定位布局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同志介绍,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为此,要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在推动数据中心向西大规模布局中,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而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
京津冀枢纽应充分发挥在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高密度、高能效、低碳数据中心集群,提升数据供给质量,优化东西部间互联网络和枢纽节点间直连网络,通过云网协同、云边协同等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
京津冀枢纽启动后,还将带动土建工程、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等周边产业链发展。
京津冀枢纽设立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
“东数西算”工程在8大算力枢纽内,一共规划设立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每个集群是一片物理连续的行政区域,具体承载算力枢纽内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枢纽内部重点推动数据中心从一线城市向周边转移,确保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依照这一指导思想,京津冀枢纽在张家口设立数据中心集群。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张家口市怀来县、张北县、宣化区。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将积极承接北京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北、东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建设目标
按照政策要求,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将尽快启动起步区建设,逐步落地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主体原则上为数据中心相关行业骨干企业,支持发展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内容涵盖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网络服务质量提高、算力高效调度、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等,落实项目规划、选址、资金等条件。
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建设目标: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65%。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指标控制在1.25以内,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显著提升。网络实现动态监测和数网协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能高质量满足“东数西算”业务需要。形成一批“东数西算”典型示范场景和应用。安全技术、措施和手段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