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计算机操作系统将再进一步。近日,北京企业统信软件宣布,将以旗下的“深度(deepin)社区”为基础,建设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打造中国桌面操作系统的根系统。
如名字一样,根系统就是计算机系统的“根”,公司和个人所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就是建立在根系统上。无“根”似浮萍,单单拥有国产计算机桌面操作系统还不行。“构建安全可信的开源操作系统和中国主导的根社区是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
京张高铁东花园隧道距离官厅水库只有1.7公里,防水施工技术难度极大。在施工中,自主研发的喷涂速凝高分子防腐防水涂层材料发挥“功效”,不仅低碳环保无污染,施工效率也翻了好几倍。
类似这样的绿色创新技术,正在北京各个领域涌现。近日,市发改委对外公示了本市首批创新型绿色技术,其中包括7项节能环保创新技术,这些技术已开始在京落地,并将向全市推广应用。采用这些技术,有望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
7项节能环保技术率先亮相
...
公平获得城市绿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可达性可用于评估居民获取城市绿地的潜力和不公平性。目前,不同发展水平城市的城市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变化和不公平性研究不充分,尤其缺乏快速城市化时期在宏观尺度的证据。
近期,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采用基于高斯的两步浮动集水区法对1990—2015年间我国366个城市的城市绿地可达性进行评估,通过集中度曲线和集中度指数,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之间的城市间城市绿地可达性的不公平...
为推动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3月10日,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十四五”期间免税进口科普用品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清单》),相关进口单位可按照海关有关规定,办理清单上进口科普用品的减免税手续。
去年,财政部等多部门出台《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普事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普事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进口...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问答手册》。
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2019年7月,科技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从机构运行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绩效工资分配等四大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改革举措。根据《若干意见》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扩大自主权《实施方...
国内首个新型研发机构申请的、专注于脑科学研究的生物样本库——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生物样本库顺利通过中国人类遗传资源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国科遗办审字【2022】BC0005号),该样本库集人类遗传资源样本保藏和数据保藏于一体,具备高通量测序和高性能计算等完整闭环工作流程。
- 批复文件 -
人类遗传资源是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和信息基础。2021年,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启动实施,脑重大疾病研究、儿童青...
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是继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之后,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第二个新一期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该中心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牵头,协同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等单位共同建设
2月19日,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在京揭牌成立。该中心是继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之后,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第二个新一期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将聚焦相关前沿技术研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集成电路高...
1月14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海淀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召开落实《关于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堵点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通气会,介绍《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就北京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说明。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本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提升。自《北京市促进...
1月13日,科技部官网公布《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到“十四五”末,形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制度体系,营造全社会支持中小企业研发的环境氛围,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新增20万家。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实现“四科”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5万家。
文件所说的“四科”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即每个科技企业要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产品、科技人员占比大于60%、以高价值知识产...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北京高校科研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本市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加强基础理论到技术产业化突破的全流程研究,同时支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实践创新,布局建设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计划明确,到2024年底,北京高校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符合科研和创新范式变革要求的科研创新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水平创新人才辈出,科研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