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属科技项目名称:北京新机场陆侧交通设施设计参数研究及示范
项目主管部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科技成果信息
科技成果名称:北京新机场陆侧交通设施设计参数研究及示范
关键词:航空枢纽;设计指引;陆侧交通设施;通行能力;微观仿真
科技成果类型:其他
科技成果所处阶段:中试放大
科技成果应用领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科技成果简介:
大型航空枢纽陆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践先于理论研究是我国经济 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为满足迅猛增加的航空出行需求量而产生的时 代问题,基础设施设计更多依靠工程设计人员既有经验,造成一定 程度的缺乏理论指导、缺乏系统性分析导致后期供需匹配不足、设 计经验传承不畅的问题。本次课题借北京市新机场建设契机开展大 型航空枢纽陆侧交通设施设计研究,梳理总结以往设计经验,调研 分析当前设施运营特性,融合构建大型航空枢纽陆侧交通设施设计 流程,优化北京新机场设计方案,集设计经验、现场运营、理论构建、 优化示范于一体,形成大型航空枢纽陆侧交通设施设计指引。课题 选取国内及国际 10 个航空枢纽作为调研对象,开展调研与座谈,获 取道路设施交通流运行特性及运营管理实践经验,完成《大型航空 枢纽陆侧交通设施规划建设调研报告》,提炼驾驶员在航空枢纽陆侧 交通系统中空间认知及与整体系统设计的关系、明确航空枢纽陆侧 交通系统组成架构及设施运营特性、梳理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对 比国外总结我国航空枢纽陆侧交通设施运营不足点。针对航空枢纽 陆侧交通需求预测数据基础弱、分析流程不明确的问题,与课题 1 在 数据分析层次紧密结合,通过工程实践总结、设计师经验问询等明 确航空枢纽陆侧机动车交通需求分析对象,设计完善具体预测流程 和方法,并推荐计算过程中关键参数取值。针对航空枢纽陆侧交通 设施设计问题,课题以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作为分析与约束条件开 展设计流程的构建、以微观仿真技术应用为手段开展复杂交通流运 营设施通行能力研究及系统布局评价研究。通过分析设施交通流运 行特性、优化当前微观仿真流程、明确标定技术与方法等技术手段 与内容分别开展航空枢纽陆侧交通系统主进场道、分合流衔接设施、 车道边设施、停车场衔接设施等单体设施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划分 研究,构建设施设计流程与方法,并对设施系统布局评价方法进行 提炼与总结,由此形成《大型航空枢纽陆侧交通设施设计指引》。依 据以上研究成果课题将北京新机场陆侧主进场路设施由原来 4 车道 优化为“5+1”车道,均衡车道分布特性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优化 F4 层 车道边设施功能布局及车道设计;优化停车场空间布局方案。配合 北京新机场建设,将以上优化方案进行实际工程建设应用。课题拟 后续持续跟踪单体设施交通流疏导特性、系统设施运营特征的调查 研究,验证设计参考方法的有效性。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