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傅佳骏和四川大学教授傅强、副研究员吴凯合作报道了一种以蜻蜓翅膀为灵感打造的坚硬而强韧的可修复材料。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物质》。
近年来,研究人员专注于开发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可修复材料,这类材料在智能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报道的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刚性可修复材料都表现出脆性断裂的特征。
蜻蜓翅膀具有从微纳尺度到宏观尺度的独特分级结构,这种分级结构完美...
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诞生地、抗日模范村马安村、黄山店村红色背篓……位于京西南的房山区,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如今,这里紧紧围绕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正在建起一座重点发展石墨烯和氢能产业的“材料创新谷”。
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内的加氢站目前已向社会开放(北京日报记者 安旭东 摄)
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位于燕山地区,已成功打造出北京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石墨烯产业种子孵化...
记者5月12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杨全红、凌国维、张辰联合团队成功研发出全新能源转化材料,这种新材料能够“捕捉”深海中稀薄的氧分子并转化成为电能,实现长周期运行,成为一种节能、稳定的“海水电池”。最新一期国际能源领域权威期刊《先进能源材料》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绍了该研究成果。
深海被誉为“地球最宁静而神秘的地方”,那里生存着古老的原核生物,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人类未来意义非凡。深海探测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长期...
陶瓷膜是无机陶瓷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形成的非对称膜。因其稳定性好、强度大、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植(药)物深加工、生物医药、发酵、精细化工等众多生产生活领域。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江河清与德国汉诺威大学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钛基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相较于传统铁基双相膜的化学不稳定性,钛基双相膜材料在含有水蒸气和高浓度氢气气氛下处理100小时,仍然保持原有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抗还原稳...
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要加快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必须夯实新材料这一重要基础。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快化工新材料的发展,提出“十四五”末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要达到75%,占化工行业整体比重超过10%。
“化工新材料应用于多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如航空航天、电子、新能源、医疗健康、节能环保等。”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姜忠义表示,未来需要构建化工新材料自主创新体系,加...
近年来,非硅计算机晶体材料研究不断突破,甚至被认为是为计算机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可与硅(Si)技术相竞争。专家认为,尽管如此,其对硅主导的集成电路芯片技术,尚无法形成实质性改变。
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在IEEE国际电子元件会议上发表文章称,用纳米级砷化镓铟(InGaAs)可以构建集成度更高、功耗更低的晶体管。InGaAs晶体管技术被认为是为计算机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甚至可与硅(Si)技术相竞争。
中国科学院上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俞书宏等人研制了一种利用压力在生物基聚合物中排列小颗粒的工艺,实现了具有仿生结构的高性能可持续材料的规模化制备。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石油基塑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挑战,目前难以找到与其机械特性相似的可持续生物基塑料取代它们。在聚合物中加入取向一致的小填料颗粒可以改善其机械性能,但控制聚合物中颗粒取向的方法还有待完善。
在压力的作用下...
11月4日,第四届京津冀石墨烯大会——“2020京津冀石墨烯大会暨产业领袖峰会”在北京房山区召开。大会以“烯材时代·浓墨重彩”为主题,分享前沿尖端新材料创新成果,交流应用产业转化实践经验,共同探讨新材料产业发展之路。
来自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经信局、中关村管委会、房山区政协,以及从事石墨烯相关研究开发的企事业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大会现场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大数据的石墨烯创新发展指数。据该指数开发负责...
人才方面,经过两年多建设和发展,BGI人才队伍规模已达260人,现拥有3个核心研究部以及石墨烯装备研发中心、热管理技术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石墨烯薄膜生产示范中心,还拥有近10个企业研发代工中心、4个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和3个特种领域联合实验室。通过“研发代工”伙伴、联合实验室、产业基地以及重点区域研发中心的建设,形成了以BGI为核心、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石墨烯研发与产业网络。
“石墨烯产业将建立在石墨烯材料‘杀手锏级’应用的...
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近年来,源于人工神经网络概念的深度学习飞速发展,大有挑战人类唯我独尊的态势。尽管如此,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路线,离不开在硬件上模拟人脑的“电子大脑”。
采用传统硅基晶体管的电路来模拟人脑中的突触或者神经元的功能,不仅耗费大量硬件资源,而且执行信息处理的过程极其耗能。因此找到合适的材料,构建出可以模拟人脑运行的类脑器件,以及由这些器件集成的硬件类脑系统,是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