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教授张金方课题组联合合作者,揭示抑制去泛素化酶USP8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使“冷肿瘤”变成“热肿瘤”,从而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临床研究表明,总体上PD-1/PD-L1免疫检查点阻滞性抗体药物治疗仅对30%左右的肿瘤患者有效。因此,如何提高PD-1/PD-L1抗体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根据肿瘤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响应情况,大体上可以把肿瘤分为冷肿瘤、热肿瘤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肿瘤类型。冷肿瘤的免疫微环境通常具有PD-L1低表达或者不表达、干扰素通路失活以及抗原递呈缺陷等特征,这类患者基本上对肿瘤免疫治疗不响应。而热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则具有与冷肿瘤相反的特征,这类患者通常对肿瘤免疫治疗有较好的响应率和治疗效果。
课题组和合作者研究发现,通过抑制去泛素化酶USP8的功能可以重塑免疫微环境,使冷肿瘤转变成热肿瘤,从而显著提高免疫检查点PD-1/PD-L1抗体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一方面,抑制USP8能增强TRAF6介导的PD-L1 K63位连接的泛素化修饰并拮抗PD-L1 K48位连接的泛素化修饰,从而上调PD-L1的蛋白水平;另一方面,抑制USP8还可以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显著上调肿瘤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的水平以及肿瘤浸润CD8+T淋巴细胞的活性,从而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温才妃 吴江龙)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29401-6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