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针对特定基因或疾病途径的癌症疗法可延长生命,但当癌细胞的“小储库”在治疗、生长和扩散中存活时,可能导致高度耐药的肿瘤。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员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3月30日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表示,他们在寻找延长靶向治疗生存益处的方法时,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新策略,可破坏癌细胞在治疗后使用的修复机制,从而削弱它们的再生能力。
杜克大学药理学和癌症生物学系副教授、资深作者克里斯·伍德博士说:“人们亟须找出使靶向治...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一篇重磅研究。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研究所所长、2021年生命科学突破奖获得者戴维·贝克的带领下,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生产蛋白质药物的强大新方法。利用计算机,他们设计了可以针对体内重要蛋白质(如胰岛素受体,以及病毒的表面蛋白)的小分子结合蛋白。这一进展或有助于开发应对诸多疾病的新疗法,包括癌症、糖尿病、新冠肺炎等。
贝克说:“产生与所需的任何靶标蛋白紧密结合的新蛋白质的能力,是药物开发...
一种由仅有2微米大小的电极点组成的新型柔性电极,在手术中放到大脑上,能帮助医生精确地“看”到大脑的神经核团、功能区,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大脑功能、减少致残致死情况。未来,它还可应用到脑机接口等领域,帮助瘫痪患者康复。这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贾旺团队联合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院士鲍哲南、天津大学化学系教授胡文平团队共同研究的成果,日前在《科学》期刊发表。这也是中国神经外科领域以第一或通讯(含共同)作者...
“在核酸类药物、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中国完全有希望在某些方面、某些产品走到国外的前面。”3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药物化学家张礼和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主办的2022年首期“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活动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这场以“核酸药物和疫苗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直播活动中,来自我国核酸药物领域的十余位行业翘楚共同走进“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围绕核酸药物和疫苗关键技术前沿、产业化前景和投资机会等话题,通...
记者3月24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研究院健康所刘青松药学团队研究发现了自主研发的化合物CHMFL-26能够抑制HER2阳性肿瘤细胞生长,并克服多种HER2突变耐药。该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期刊《中国药理学报》。
HER2作为致癌基因,在多种癌症中存在高表达现象,如20%—25%的乳腺癌和6.1%—23.0%的胃癌中存在HER2基因扩增,所以被认为是疾病治疗的有效作用靶点。虽然目前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已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癌症患者的预后情况,...
(pixabay)
近日,意大利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如果站立时血压大幅升高,则其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的风险较高。相关研究发表于《高血压》。
该研究通讯作者、帕多瓦大学内科教授Paolo Palatini表示,该研究表明,站立时血压升高幅度大的人,需要尽早进行降压治疗。
通常情况下,收缩压在站立时略有下降。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站立时收缩压显著升高,是否为心脏病发作和其他严重心血管事件的...
澳大利亚伯格霍弗医学研究所近日发布一项研究公报说,黑色素瘤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相同的基因位点。这一发现有助于这两类疾病的筛查和药物研发。
伯格霍弗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对约3.6万名黑色素瘤患者以及约37万名对照者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新发现了多个与黑色素瘤风险相关的基因位点,而其中一些基因位点在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体内也曾发现过。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皮肤病学研究杂志》上。伯格...
视神经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损伤后通常不能直接再生,因此治疗并恢复损伤后视神经功能是医学领域的难题。科技日报记者3月20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获悉,该院眼科学科带头人、眼科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峰教授团队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该团队近日在日本人类细胞学会会刊《人类细胞》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外泌体是视神经损伤后保护和再生的治疗新途径》的英文综述文章。该文系统阐述了视神经损伤后保护及视神...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各类睡眠障碍中,睡眠呼吸暂停不容忽视。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有10亿成年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而中国至少有6000万人深受其扰。
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韩芳表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以睡眠时呼吸反复停顿为特征的睡眠障碍,早期常常被忽视。韩芳称,每5位打鼾人中就有1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常常引起高血压、糖尿病、情绪改变等身心损害,还会对孕妇、胎儿造成...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陶亮团队与施一公团队合作,首次揭示了超毒力分支艰难梭菌毒素B的肠道上皮受体——TFPI蛋白。这意味着,他们发现了艰难梭菌毒素B入侵人体的新“大门”。3月17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
艰难梭菌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毒素B(TcdB)是艰难梭菌致病的关键“武器”。此前,陶亮团队已破解了部分TcdB是如何通过FZD蛋白这扇“大门”进入肠道上皮细胞的。利用CRISPR/Cas9的基因敲除文库筛选技术,团队锁定了一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