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属科技项目名称:基于 APP 的心肺复苏和生命支持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
项目主管部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科技成果信息
科技成果名称:基于 APP 的心肺复苏和生命支持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
关键词:心肺复苏;校园推广;虚拟现实技术
科技成果类型:其他
科技成果所处阶段:其他
科技成果应用领域:卫生和社会工作
科技成果简介:心脏骤停是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危的急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 175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占所有死亡的 1/3。我国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甚至不足 1%,非急救医务人员对于心肺复苏无论是知识理论还是实际操作相比专业人员有极大的不足,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异。
课题开展期间,我们对至少 5000 名学生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心肺复苏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影响心肺复苏普及的因素等相关问题。结果显示并不乐观,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甚至没有了解心肺复苏的相关基本知识,对急救相关政策法规也不清楚,所以导致现实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救助时,没有能力处理、胆怯、或有所顾虑。在经过本研究培训后 ,我们又进行了一轮简单的调查 ,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的基本动作标准等,最终得到答案显示仍不能让人满意,依然是少部分同学能基本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对教学条件的要求低且教学过程容易管理,但是过程真实感,代入感太差,教学与临床诊疗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学效果不够亮化,导致学习兴趣不足,培养出学生实践能力亦不足。
在各学校推广教学心肺复苏技术的同时,课题组联合技术合作伙伴,开发了一款虚拟现实心肺复苏培训系统。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灵活地营造沉浸式的虚拟场景,能够模拟接近真实的生活场景,结合自然人机交互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技能与操作训练。对于心肺复苏培训,培训人员佩戴虚拟现实头盔以第一人称,沉浸于构建的三维公共场合场景,更具临场感,可以模拟出突发状况及其紧迫感,有助于训练效果转化,除了单纯的语音信息,可以在虚拟场景直接指示出操作位置,以此通过虚拟与真实、视觉与触觉之间的匹配,使得救助效果更真实,推广教学工作更加容易被接受。由于开发过程较长,课题组对 20 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培训,虽然调查数量级过小,培训效果也可能存在差别,但亦可看出,经虚拟现实心肺复苏培训系统培训的 20 名学生,测试问题正确率大大高于传统教学学生作答正确率,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求知程度更加强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可以发挥更大的贡献。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