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属科技项目名称:智能汽车多模式融合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主管部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科技成果信息
科技成果名称:智能汽车多模式融合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关键词:智能网联测试场;智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系统;智能车载终端
科技成果类型:集成创新
科技成果所处阶段:中试放大
科技成果应用领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科技成果简介:自动驾驶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化和网联化相结合。单车智能自动驾驶需要安装昂贵的传感设备,如激光雷达、雷达、视觉设备和高性能的车载处理设备,来实现感知、决策和控制。这就造成成本高,感知受限、决策困难、无法协同,使得高等级自动驾驶落地受阻。网联式自动驾驶能增强车辆感知能力,实现协同决策与控制,提升效率与管控水平,降低自动驾驶成本,单车智能+协同智能是未来发展方向。设计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整体体系架构,完成智能网联测试方案设计,促进网联式自动驾驶发展意义重大。
本项目完成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开展面向未来的自动驾驶车辆V2X通信要求及架构研究方案设计2调研车路协同所涉及到的通信技术,分析车路协同方案存在的局限性。已有车路协同方案考虑更多的是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通道,满足车和路之间的信息交互,较少考虑信息的感知、融合和计算。5G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和边缘计算等特点,为车-车、车-路之间提供安全、可靠通信通道的同时,还可以为自动驾驶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针对网联式自动驾驶协同感知、决策和控制需求,完成“端-边缘-云”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体系设计。基于时延和安全性需求,将不同功能卸载到边缘云或云端。在边缘侧完成区域信息收集和融合,实现协同式感知和协同式决策;在云端完成宏观规划及调度。本项目中完成了基于LTE-V/5G的分级决策自动驾驶体系设计报告。
(二)分析智能网联测试场设计关键要素,完成5G智能网联测试场方案设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需要一个真实的、安全的测试环境,本项目分析智能网联道路所涉及到的关键要素,针对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测试需求,完成测试场方案设计,该测试场通过搭建多种道路和场景,并布设信号灯、道路标线与交通标示牌、通信设备、定位设备等,重现现实道路状况。本方案在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区域落地实施。本项目中完成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实施报告。
(三)研发具备车路协同能力的智能终端,用以满足车路协同功能展示需要研发完成具备OTA能力的智能汽车多模式融合通信设备TBOX,并具有量产能力。研发完成新型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终端(车载智能后视镜),该终端与T-BOX配合,实现驾驶员和车载决策系统、云端引导系统之间的语音和显示提醒。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