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晚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丙(长二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搭档远征一号S遥二上面级,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三星”方式,将三颗通信技术试验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长征二号丙火箭升级了新装备,其中首次应用4.2米直径整流罩。“就像大房间能放更多家具,4.2米直径整流罩根据任务需求应运而生,整流罩直径变大,就能给卫星提供更大的可用结构空间,有利于多星发射布局的优化。”...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8月16日发布消息,执行天舟三号飞行任务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8月16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经过一系列总装、测试相关工作后,长征七号遥四火箭将发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持续推动我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是为了满足我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起飞重量597吨,运载能力达到近地轨道约...
4月29日11时23分,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助推器配置液氧煤油发动机,一级火箭配置氢氧发动机,前者具有推力大的特点,让火箭点火后获得较大的加速度,后者具有高比冲的优势,可以为火箭提供高效的速度增量。这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个2分钟里点火起飞,火箭到达的都是唯一的终点,从而为分秒必争的交会对接任务争取出宝贵的±1分钟,助力空间站舱段在太空中实现顺利...
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日前安全运抵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该火箭将用于执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后续,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将与已经先期运抵的天舟二号飞船一起,按计划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参试各系统正在有序开展各项任务准备。
3月12日1时5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将试验九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据悉,试验九号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该火箭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2021年发射的大幕,标志着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员。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2日12时37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充分继承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技术成果,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芯一级直径3.35米,芯二级直径3米,整流罩直径4.2米,捆绑2枚直径2.25米助推器,全长约50.3米,起飞质量约356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4.5吨,填补了我国太阳同步轨道3吨至4.5吨运载能...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1月17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1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于9月下旬由远望运输船队安全运抵海南文昌清澜港,并通过公路运输方式分段运送至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此后,火箭按照测试发射流程,陆续完成了总装、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
9月1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九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记者从长十一火箭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了解到,此次任务是长十一火箭连续10次高精度入轨、零窗口准时发射,是长十一火箭执行的第二次海上发射任务,也是第一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7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择机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
2020年5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把近22吨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火箭首次发射超过20吨的航天器,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在世界现役火箭运载能力第一梯队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