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主体活跃、要素资源丰富。正在轨运行的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其系列卫星由一家成立刚满四年的民营公司自主研发、批量生产,并与央企合作完成卫星发射。市场怎么样?听听企业怎么说。
4月15日20时整,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D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在预定海域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5号船单船参试,精准完成卫星海上测控任务,护送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本次任务中,远望5号船主要承担入轨段火箭测量及卫星测控任务。火箭进入远望5号船测控弧段后,该船迅速捕获目标,准确高效向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送实时测控数据,有效保障了火箭三级二次关机、末速修正关机、星箭分离等关...
4月15日,中星6D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卫星按计划进入预定轨道。中星6D卫星是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卫星平台,提供C频段和Ku频段转发器商业服务,在轨测试后交付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为广大民众及各行各业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及通信传输服务。
编者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不,银河航天最近实践了一把。既然KU/KA频段的核心频谱资源几乎被大公司瓜分殆尽,咱也犯不着眼红稀罕,Q/V频段还有大把资源一样可用。Q/V频段的问题,无非是先天条件差点,比如雨衰更严重,对核心技术要求更高。KU/KA对比Q/V,就好比一个是海淀六小强,一个是传统坑校,只要生源足够好,坑校未必不及六小强!
一成立就很勇猛图1 银河航天首发星成功发射银河航天于 2018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经过18个月的自主研发2020年1月16日成功发射中国通信能力最强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图4银河航天六颗量产星出厂图5 银河航天批产星启程运送至发射中心卫星用于星座组网,要建成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星座,不仅仅靠几颗卫星,还要成百上千颗卫星接续在轨,银河航天“量产”卫星正是顺应了这个趋势。
日前,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六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02批批产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作为航天“新势力”,银河航天构建了卫星生产线和精益生产管控系统,创新探索“卫星设计—生产线—供应链”的铁三角模式,可大幅降低卫星研制成本、缩短卫星制造周期,是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的重要实践。中关村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蜘蛛网”试验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将进一步助力北京...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与银河航天在北京、济南两地开展国内首次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与灵巧5G专网的融合测试。本次测试解决了异地专网通信对地面光纤基础设施的依赖问题,实现了低轨卫星网络与地面5G专网的融合,迈出了极地、远海、偏远地区及应急等场景通信服务的重要一步。
2月4日23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0次飞行。
1月20日0时2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发射迎来2021年开门红。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天通一号03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发射入轨后将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天地一体化移动通信网络,为中国及周边、中东、非洲等相关地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
11月12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天通一号02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发射入轨后将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天地一体化移动通信网络,为中国及周边、中东、非洲等相关地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