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月路上的嫦娥五号探测器11月29日晚成功实施第二次近月制动,朝着顺利着陆月球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国家航天局介绍,北京时间11月29日20时23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近月点再次“刹车”,从椭圆环月轨道变为近圆形环月轨道。
国家航天局表示,后续嫦娥五号探测器将择机实施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的分离。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进行月球正面软着陆,按计划开展月面自动采样等工作。
为何要近月制动?航天专家介绍,近月制动是月球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关键的轨道控制之一,目的是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否则速度太快,探测器很容易从月球边上飞过去,与目的地“擦肩而过”,导致任务无法完成。
此次近月制动的目的主要是将轨道调整到可以执行着陆等动作的高度。嫦娥五号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孟占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第二次近月制动,让探测器可以进入到距离月面2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上。
如今随着第二次近月制动完成,嫦娥五号任务进入到最为紧凑的阶段。预计有大量重要、密集的动作需要在未来一周时间内完成,包括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的分离。届时,轨道器、返回器继续在轨道上工作,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向月面进发,完成软着陆,进行月面工作等。记者了解到,预计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在月球表面采样等工作的时间将控制在2天内。(记者:张航 通讯员:段逊)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