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天舟二号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首艘货运飞船,于2021年5月29日发射入轨,这也是我国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为空间站送去6.8吨补给物资。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航天员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飞行乘组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为后续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工程全线正全力开展神舟十三号返回和空间站建造阶段飞行任务准备,努力以优异成...
天舟二号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首艘货运飞船,于2021年5月29日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入轨,为空间站送去6.8吨物资补给。目前,天舟二号飞船状态良好,后续将在地面控制下择机再入大气层。
“今年年底前,神舟15号乘组将飞往中国空间站,他们将与神舟14号乘组会师太空,这将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时刻。”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
5月29日20时55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五院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雷剑宇介绍,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虽然携带大量货物,但所有货物摆放十分规律,货架的所有细节和构型都经过科学分析,中间留出通道,航天员可在货架中顺畅通行,拿取货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相关人员表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以长征七号火箭为基础,衍生出具备高轨发射能力的长...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6时59分,经过约47分钟的跨系统密切协同,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1月6日凌晨,机械臂成功捕获天舟二号货运飞船。6时12分转体试验开始,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解锁分离后,在机械臂拖动下以核心舱节点舱球心为圆心进行平面转位;尔后,反向操作,直至货运飞船与核心舱重新对接并完成锁紧。
12月2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结束出舱任务返回。华社记者郭中正摄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12月27日00时55分,经过约6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叶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后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投入下一阶段在轨工作任务,以“感觉良好”状态迎接新年到来,这也将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跨年。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7时55分,经过约2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
“2022年,我们将进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要进行6次发射,完成两个实验舱与空间站核心舱交会对接、转位组装,这是空间站建造的重大挑战和决战决胜的关键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助理董能力说。12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载人航天领域党员代表围绕“飞天逐梦写忠诚”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不久前成功完成了首次出舱,进一步验证了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航天员们“畅游”太空的情景至今让不少国人激动。记录下这些时刻的“功臣”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电子所研制的“太空之眼”家族。记者14日从八院获悉,随着我国宇航图像技术和数传技术的发展,如今“太空之眼”的成像画质已经能够达到1080P的高清水平,将助力我国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这是11月8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结束出舱任务。)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天地间大力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先后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舱外典型动作测试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