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可以服务于教育活动、生物学、生物技术、地球与空间科学、药物研发和物理学等领域,空间站获得的实验数据也有利于提出新的科学思想,或提出用于长期太空飞行任务和地面测试的新假设。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乘组成员包括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中国神箭”又一次离弦,引发了全国的关注。神舟十三号的主要使命之一,是让中国空间站完成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目前,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正在加注推进剂。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火箭成功点火后,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载人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习近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天地通话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5月18日发布消息,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近日先后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机械臂等平台的功能测试,以及空间应用项目设备在轨性能检查,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状态良好,已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后续,天和核心舱将继续开展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交会对接的准备。
据王翔介绍,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以及地面航天员寻访的载人航天器,代表了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任务总设计师杨宏介绍,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 发射质量22.5吨,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我国目前研制...
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成功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了自己的太空家园,他们将在这里工作生活数月,成为我国空间科研和太空生活的开拓者。由长春光机所研制的光学成像敏感器光学系统及激光投射散斑抑制系统两个关键组件和TV摄像机、十字靶标、TV瞄准镜等设备在神舟十二号、天舟二号两飞船与空间站的交会对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月17日9时22分,我国为空间站项目研制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航,向着太空进发,将我国航天员送入中国人在太空中的“新家”。
6月17日9时22分,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划破苍穹,成功将载有3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