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根据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总体安排,三名航天员在轨期间将主要完成四个方面的工作,计划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这四项主要任务是:一是要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二是要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于6月17日9时22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季启明表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有以下主要目的: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
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即将再次出征太空。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实施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今天正式发布本次飞行任务标识。据介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6月9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3名中国航天员将在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组合体开始为期约3个月的在轨驻留工作。按照计划,为了完成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我国将一共实施11次发射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的发射。记者获悉,预计今年9月和10月我国还将分别实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飞行任务。
记者1月1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空间应用系统核心舱任务,近日分别顺利通过载人航天工程主管部门组织的出厂评审。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完成各项研制、生产和测试工作,研制过程技术状态和质量受控,系统间接口匹配协调,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有效,各项功能性能满足工程总体要求;空间应用系统核心舱任务产品完成了正样研制,技术状态受控,系统间接口协调,科学实验地面研究...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航天科技集团2021年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天问一号”实施我国首次火星“绕、落、巡”探测;将重点开展空间站实验舱、载人月球探测关深阶段的研制工作,重点加快推动北斗导航国家战略在民用航空等领域应用落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10月19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透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的任务准备阶段,空间站的建成将为商业航天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郝淳表示,商业化运作可以为空间站运营提供有益的补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紧紧围绕加强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投资融资、成果推广等环节寻找切入点,为推动形成载人航天商业化融合发展格局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截至1月20日,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已先后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将分别参加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场合练及首飞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