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将河北划分为环京津生态过渡带、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等5个区域,提出聚焦对接和服务京津,突出承接疏解合作功能和环京津重点区域绿色发展,加快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见效,全力推进协同发展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成效迈进。针对北三河水系,蓟运河重点消除劣Ⅴ类水体,提升河道生态水量。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1月至10月水环境质量数据,廊坊9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Ⅴ类水体标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水环...
河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龙奋杰介绍, 《规划》坚持创新全局定位,立足河北省实际,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产业创新规律,坚持系统化、体系化谋划,瞄准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等重大战略。据了解, 《规划》还在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打造国家战略科技“河北力量”、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深化科技...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成立已经五年。挂牌以来,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过去三年新增注册企业超1500家,年均增速35%以上。其中北京企业占全部新注册企业的三分之一,科技型企业占40%。天津经开区与北京长城所完成了科技园战略规划和产业、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着力打造以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和科技服务业为主导的“3+1”产业体系。
11月初,巴特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特力新能源)到天津滨海高新区办理项目立项。企业是初次办理,对网上审批操作流程、相关材料编制不甚了解。天津滨海高新区政务服务办工作人员指导企业在线注册账号,并帮助其编写材料进行网上申报,采用特事特办、告知承诺和容缺办理方式,仅用半天时间就顺利办结立项手续。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位于天津宝坻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医疗器械产业园一期项目施工现场,大型塔吊和挖掘机挥舞巨臂,运输车辆来往穿梭,施工人员干劲十足,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结合中关村科技城5G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规划设计了从宝坻南站到中关村科技城的快速无人交通,未来将实现从宝坻南站到中关村科技10分钟无障碍接驳。在产城融合方面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通过建造人才社区,引入南开中学,商业中心,为北京成果产业转化...
为加快构建雄安新区氢能示范应用场景,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高质量发展样板, 9月24日,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办的雄安新区氢能产业发展合作论坛在雄安新区召开。本届论坛以“绿色雄安、氢启未来”为主题,旨在助力雄安新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促进雄安新区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为全球知名、全国领先的氢能高质量发展样板。为把雄安新区建设成新时代高质...
京津冀特色细胞谷试验区日前在天津经开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挂牌。作为京津冀特色“细胞谷”两个试验区之一,天津经开区将重点建成以疫苗和小核酸药物为代表的新型细胞药物生产基地、打造建成细胞治疗中心和生产基地,建成集研发、转化、应用、生产于一体的细胞产业聚集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将充分发挥专业智库平台作用,引进一批京津冀生物医药创新项目落户。
9月12日,河北省党政代表团在京考察。在京考察期间,河北省党政代表团来到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服务中心,详细了解临空经济区各功能区布局、城市设计、项目引进等情况。要坚持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建设发展,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环境污染治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等工作,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和拱卫首都安全的钢铁长城,齐心协力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河北省和北京市领导袁桐利、张超超、高志立、廉毅敏...
打造大数据产业高地,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怀来再添新力量。记者日前从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怀来分会场了解到,本届博览会张家口市共有18个重点项目签约,其中16个项目在怀来分会场集中签约。近年来怀来县大数据产业强势启航,吸引秦淮数据、软通动力、阿里巴巴、华为等66家数字经济头部及上下游企业落地投运,“同城三中心”产业布局基本形成,运营服务器达52万台,占河北省总量的1/4。
近日,中新天津生态城创新打造了智慧企业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手段,把“问题收集、限时办理、定期通报、考核评价”四环联动的工作机制复制到线上,通过“我要提问、园区活动、产品推介、通知公告”四个功能模块,为企业带来一站式专属服务,进一步畅通了企业问题反馈渠道,做优做强“专家+管家”服务模式,打造优质高效的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