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容:研发集保温、自发热、运动防护为一体的颌面部及四肢便携式系列护具、简易冻伤防护包等防护装备;研制移动式、智能化的冻伤应急诊疗平台,并制定基于移动诊疗平台的四肢及颌面冻伤应急处理规范,建立四肢及颌面冻伤移动诊疗体系;研制移动式、智能化的颌面部创伤应急诊疗平台,制定基于移动诊疗平台的颌面创伤应急处理规范,建立颌面部创伤移动诊疗体系;研发气道损伤现场处理和救治的移动诊疗装备,研制移动式、智能化的低温环境诱发心肺损伤和相关病症现场处理和诊疗平台;面向冬奥制定冻伤及颌面创伤预防、现场处理和救治整体培训体系。并在冬奥测试赛和正式比赛中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冻伤预防体系,提供便携式四肢及颌面自热护具不少于100套;形成集诊断、治疗为一体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的冻伤诊疗平台,智能化诊断准确率不低于96%,移动诊疗响应时间(从伤情报告至开始处置时间)达到国际水平,并形成相应的诊疗规范、技术操作流程;建立颌面创伤预防体系,提供不少于200套口腔及颅面运动自防护护具;形成基于数据库的集诊断、治疗为一体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的颌面创伤诊疗平台,智能化诊断准确率不小于98%,移动诊疗响应时间(从伤情报告至开始处置时间)不大于2小时,并形成相应的诊疗规范、技术操作流程;形成智能化、可移动式超低温诱发心肺损伤的诊疗平台,诊断正确率不低于95%,现场分级处理响应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并制定相应的诊疗规范;完成线上、线下、移动终端三种模式的颌面冻伤、四肢冻伤、颌面部骨伤、颌面软组织伤四种专业培训课程及三种诊疗平台实操课程编制,培训人员1000人以上,专项处置能力达专培合格或主治医师水平。以上成果在张家口和延庆赛区不少于4个测试赛中应用示范,2022年冬奥会实际应用。
有关说明:由北京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厅、卫生健康委、军委科技委组织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