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民对话一把手”:世园局谈“推进2019年北京世园会筹办”
主持人(陆放):各位听友、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您现在正在收听收看的是“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直播访谈节目,我是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陆放。本次节目我们搭建的是全媒体的传播平台,您可以通过北京城市广播、BTV新闻频道、首都之窗、北京时间、千龙网、北京发布、北京电台官方客户端听听FM实时收听收看我们的节目,并和我们的嘉宾进行互动交流。北京今年还有一件大事是举办北京世园会,这一时段我们针对这个话题进行畅谈,请到的嘉宾是:北京市世界园艺博览会事务协调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欢迎您。
周剑平: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很高兴通过这个平台与各位进行交流。
主持人:欢迎您。非常高兴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现在我们距离世园会开幕也就100多天的时间了,可以说进入了倒计时的冲刺阶段,先通过一个小片了解一下北京世园会的情况。
主持人:通过短片我们对于北京世园会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世园会是4月29日开幕,现在筹备情况怎么样?
周剑平:距世园会开幕100多天的时间,可以说进入到了关键时期,大家很关注世园会整个园区的准备情况。一方面世园会的园区整体建设进入到收尾阶段,特别是中国馆、国际馆、生活体验馆、植物馆这四个场馆,在会期承担了不同的功能,中国馆是用来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进行室内的展览展示,有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特色展示,都在这个中国馆。国际馆是为国际参展方,包括举办各种国际竞赛都在国际馆。生活体验馆主要是体现生活与园艺的关系以及园艺特色的产品,特别是园艺产业链的末端产品,跟咱们市民的生活关系很密切的,包括咖啡、茶叶,还有植物的提炼品的展示。而我们的植物馆,专门是体现植物生态的一个场馆,这里大家会感受到来自于不同纬度的一些植物。这几个馆目前都到了布展阶段,具备了布展条件,布展团队已经进入前期准备工作。
园区的基础设施基本上都已经完成,包括道路、水电气热等等。
国际招展已经告一段落,我们在申办的时期就提出了两个一百的招展目标,其中包括一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明确参加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是一次国际园艺大交流、大合作的一个大平台。
各个省区市的展园建设进展良好,基本上都完成了80%左右的任务量。国际参展者的展园建设,计划建设40个室外展园,现在有36个国家展园已经进行建设,还有4个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另外,园区会期的配套服务设施,也基本上具备了条件。
主持人:现在进入到了最关键的收官阶段,那么2019年北京世园会有什么亮点和看点,通过一组大数据了解一下。
主持人:通过刚才的大数据让我们对北京世园会有了整体的了解,有那么多的植物,那么多活动,具体有什么亮点和看点,您再详细介绍一下。
周剑平:可能各位游客很关注在北京世园会园区,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感知什么。这次世园会可以说是在我国举办的第二次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家都很关注有什么特色和亮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向大家做简单介绍。
首先,共赏一个百园之园。世园会的园区有各国各省市自治区,包括企业,还有专业园、百果园、百蔬园、百草园,加起来100多个各具特色的、百花齐放的一个展园。大家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来自既有异国风情,也有来自于我国最北端、最南端各种不同的园艺植物带来的艺术感受。比如说比利时园叫“远方的天空”,听上去很诗意,园艺和整个设计做到完美的结合。德国叫“播种未来”,用很先进的科技手段在展园里充分进行展示。包括国内的各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的展园更是精彩纷呈,所以这是百园之园。
第二,共品一场文化盛宴。北京世园会改变了静态多,动态少,看的多,参与少的状况。北京世园会策划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让大家在感受美丽风景同时,在享受自然界给我们恩赐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园艺文化,我们会穿插着不同的活动,包括规定动作、规定活动以及自选的活动,各个国家的国家馆日,省市自治区日,常态化的花车巡游,还有一些论坛,有的省市自治区觉得162天的时间是很难得的机会,都希望把自己的区域特色的文化在园区展示,让更多的观众一饱眼福,所以整个会期有2500多场活动。
第三,共读一本植物全书。刚才宣传片介绍了,有1200种植物在北京世园会展示。园艺博览会,植物应该是主角,植物是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桥梁,所以我们理应把植物的力量,植物的智慧,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植物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物质、文化、精神的体验都在这次博览会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次我们展示的植物品种很多。
同时,我们梳理了中国的植物如何走向世界,如何改变世界,我们专门拍了一个纪录片《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感知中国植物对世界所做的贡献。
主持人:像茶叶。
周剑平:对,像茶叶、水稻、茶花、猕猴桃,在其他国家都成了产业,很多原产地都在中国,当然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来到中国。这一本植物全书可以感受到知识。
主持人:大家感受到您进到演播室后这里面多了很多的色彩,您看这是一盆盆栽,我说不上是哪种植物。
周剑平:这个植物是澳洲石斛,是生活在岩石中的,生长环境相对恶劣,但是它走入家庭的时候,大家养护起来会比较方便。
主持人:这种植物一般在北方很难生长。
周剑平:它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不太高,2度左右就可以,给一点水份就没问题,这也是让植物装扮我们的生活,让园艺走入每个家庭。
主持人:一般熟悉石斛的根茎的样子,没怎么见过开花。这边是一个盆景。
周剑平:这是一个热带雨林缸,里面有一些小型的热带植物,在家庭养殖很容易,两周左右浇一定的水,能自我循环,水气在里面自我调节,所以缸里的植物,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
主持人:在世园会可以买到吗?
周剑平:每一个博览会都有闭幕的时候,我们希望通过办这么一次园艺博览会能带动产业发展,让大家更多的热爱植物,热爱自然。世园会园区有园艺超市,让大家能选择一些喜欢的植物。都能在园区购买到。
主持人:很多北京市民喜欢养花养草,这是非常好的机会可以交流。
周剑平:是,北京世园会更好的还是一堂生态课程。我们提出生态优先的理念,并在实践过程中贯穿在建设全过程,园区里的天鹅、野鸭都能证明生态优先得到了全面的落实。
主持人:还有一些科技最前沿的如5G,无人驾驶也可以在展会有一个全新的体验。
周剑平:是。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到世园会不仅是园艺盛会,同时也是文化盛会,所以网友在看直播的过程中也会关注。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世园会的票怎么购买?价格是多少?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吧。
主持人:通过小片可以看到组委会为游客制定了详细全面的票务方案,是不是也是针对不同需求制定出来的?
周剑平:对,世园会的票务工作原则是共享惠民、便捷安全。共享是让更多的人到园区去感受这次盛会,让大家有所看、有所得、有所获,不但看到园子能获得一些植物的知识,一些生态知识,要真正把世园会作为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这是共享。
惠民是整体的票务政策,相对票价还是一个合理低价的空间。
票分很多种,有三次票,有全程票,有平日票,还有我们专门策划了隔夜票,你下午4点左右的时候去园区大家不用着急、担心,除指定日外,这张票第二天还可以游园,大家都可以体验到。这也是便捷的方面。世园会的票务销售包括网络购票、现场购票、团体购票,每个渠道都是畅通的,用手机APP就可以买到世园会的门票。个人售票将在1月20日开始,现在,大客户票以及团体票网上可以预购。
主持人:网友关注世园会在延庆区举办,交通方便吗?因为园区大,累了有没有休息的地方,饿了有没有吃饭的地方?
周剑平:关于交通,市里相关部门为了世园会的交通保障,专门有一个交通保障组,就是要解决从市区到园区,从园区到市区的交通问题,多种措施并举。一方面,从交通设计上,倡导绿色出行,公交优先,希望广大的游客朋友,更多的选择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第二,利用好京张铁路,增加往返的频次,每天增加到16对,尽管路途时间有点长,但是沿路的风景还是很好的,特别是山花烂漫的时候。“通向春天里的火车”指的就是这趟火车。
第三,去年年底京礼高速已经通车,市民到园区、回市里,又增加了一条高速,更加便捷。
刚才您讲到舒适度的问题,这也是大家关注的,去世园会是享受、体验、休闲度假旅游的,为了保障舒适度是从四方面来解决。
第一是解决挤的问题。园区对游客开放6个门,便于来自各个方向的游客进入园区。
第二采用了门票预约的方式。大家可以通过手机,可以通过传播的实时信息进行预约。另外整个园区的空间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另外,整个园区的景点分布均衡。
第三是解决累的问题。在园区里面设计了同时可以供1.5万人同时坐的座椅休息,另外园区里面有林荫,实现林荫下的游览,在保护一批原生树以外,又种植了一批植物,保证林荫下的游览。同时规划了休闲带,就是让大家可以看山看水,欣赏园区周边的大山大水之美,在妫河远望高山,像冬奥会的高山滑雪的比赛场地,都可以看到。
第四是解决大家等的问题。通过预约,通过信息提示,通过园区的WIFI提供无线上网,均衡客流。 第四是怎么解决饿的问题,就是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整个园区比较均衡安排了一些配套的餐饮企业进行服务,目前确认了17家企业到园区服务。主要是解决大家吃得方便、安全,我们把方便与安全作为园区提供餐饮的出发点,所以提出了:快餐为主,正餐为辅,中餐、西餐相结合的方式。
从这几方面保证游客游览的舒适性。
主持人:考虑的太周全了,几乎把所有的需求都考虑到了。您说了园区的环境特别美,在世园会结束之后,有没有考虑园区的后续利用?
周剑平:世园会的园区总共面积是503公顷,我们在申办的时候,就是考虑到让世园会通过大的活动带动区域发展,申办的目的也就在于其中。办会要兴业,要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当地影响力,所以园区选址在延庆,通过办会使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整个园区的后续利用是从这几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是成为一个休闲好去处。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整个园区在闭幕之后,合适的场馆包括公共空间会保留下来,成为市民的好去处。同时把整个园区作为北京西北地区构建很好的完整旅游带的重点,游客游长城,到世园,再往张北地区,这条带旅游资源很丰富。 第二是助力冬奥,为冬奥会提供保障。 第三是把园区未来产业发展作为整个办会后续利用的重要方面。把园艺产业,旅游产业作为发展的支柱。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介绍地特别全面了。通过周局长的介绍让我们对北京世园会的筹备工作有了详细全面的了解,也非常期待北京世园会三个月之后的精彩亮相,感谢您周局长,也感谢大家今天收看我们的节目,明天同一时间请您继续关注“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直播访谈节目,明天的话题是聚焦全国科创中心建设,将会有三城一区的负责人来到演播室和大家交流。再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