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宣布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主场将于5月19-26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本届科技周以“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为主题,将展出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和科普惠民成果,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乐趣、感知科学精神。
四大篇章
本届科技周主场展览面积约11500平方米,其中室内约6500平方米,室外约5000平方米。北京科技周活动主场以2014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五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主线,设置四个篇章:规划引领篇、建设成就篇(科技强国北京作为)、美好生活篇、科普惠民篇,展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前沿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展项和互动体验产品等,共280余个项目,讲述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规划建设布局、重大科技成就、创新创业创造、科普成果惠民等方面的生动实践。
01 规划引领篇
规划引领篇总体展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成就和“三城一区”规划建设进展,展现北京科技在支撑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02 建设成就篇
“科技强国北京作为”板块,按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创新成果、高精尖产业发展成果3个方面,展示医药健康、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硬件、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成果。
03 美好生活篇
1.展示“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当前成就
呈现科技助力“绿色生活、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精准脱贫”的画卷,包括近年来污染防治方面取得的“蓝天、碧水、净土”、养老科技、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及科技扶贫成果等内容,增强公众对当今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2.展望“科技创造美好生活”未来前景
畅想未来智能新时代科技成果应用的生动场景。展示科技助力冬奥成果,让公众了解、体验科技冬奥的理念。
04 科普惠民篇
1.科普荟萃区
展示优秀科普展品、作品、互动产品等,展现科教融合、寓教于乐等方面的科普智力成果。
2.户外体验区
通过秀科学、秀咖啡、秀文创、秀魔方等好看、好玩的形式,推广文化创意、手工制作、民间发明等百姓身边的创新、创意成果,让观众充分体验科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时尚生活方式。
3.特色科普活动
通过科学竞赛、表演、实验展演、科普话剧等特色活动,激发公众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主场特点
2019年北京科技周活动主场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创新导向,突出展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就
随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纵深推进,北京科技周通过展示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和北京承接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既反映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贡献,又引导社会公众进一步加深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坚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二)手段鲜活,生动传播科技创新蕴含的科学精神
本届科技周的布展将以“场景化设计、故事化描述、互动性突出”为特色,运用油墨感应互动、信息图示、手绘漫画等多种手段,采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技术,让公众充分体验科技成果、科学魅力和科学精神。
(三)精彩荟萃,科技惠民感知美好生活
通过科普荟萃区和户外体验等展区,展示一大批贴近民生的设计创意产品、科普展项和科技互动产品,让观众充分感受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社会科普活动
按照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19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的要求和总体部署,北京科技周将举办大型标志性科普活动10余项、重点科普活动100余项(16区科技周主场及相关活动约50项、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活动约50项)、基层活动超过900项。各项活动将紧扣科技周“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主题,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五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主线,得到中央在京单位和社会科普力量广泛参与。
大型标志性科普活动:除“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外, 还包括“中国科学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科技周开放日活动” “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地区赛”“我是科学家演讲活动”等。
重点科普活动:“北京科学达人秀”“全国数字媒体科技冬奥主题竞赛展开幕式”“北京科普文艺大赛”“科技运动嘉年华”“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防灾减灾系列科普”“雏鹰建言”“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科普游园会”“园林科普行”“健康北京宣传周”“世界地球日”“北京环境文化周”“社会科学普及周”“科普名家系列讲坛”“前沿科技产品互动体验”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