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智能锁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属于人工智能范畴。该项目是虹膜智能门锁,采用非接触式开锁的技术手段,安全无痕迹。识别速度小于 1 秒,误识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解决忘记带钥匙、忘记密码、手指脱皮、出汗等问题。
智能键盘满文识别
将内涵九宫格的电脑键盘优化方案与胆固醇液晶手写膜和电磁屏(含电磁笔)相结合,使手写笔迹数字化并提供笔端视觉反馈,实现精准书写,完成数理化公式、逻辑框图、设计草图等具有复杂结构的手写内容的快速识别和数字转换。
野外地质考察虚拟仿真展示台
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展台和动作捕捉交互设备,观察和体验世界各地典型地形地貌,跟随科学家实施野外地质考察,聆听专家现场讲解和指导,并能在软件的指导下进行野外地质考察的主要交互操作,观察漫长地质年代中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和生物的演化变迁。
研发航母舰载机起飞与降落交互体验系统
通过触摸屏的三维动画演示同步配合实物模型的演示,了解航母舰载机具有的高科技含量和重要性。通过自主操控触控软件实现舰载机通过弹射从航母甲板起飞、通过阻拦索在航母上实现降落,体验这两套系统的科技性。
北京发明创新大赛
北京发明创新大赛是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性科技活动,现已成功举办 13年。大赛汇集了发明成果万余项,奖励优秀成果数千项,成为政府引导大众创新的平台、大众创新融入社会经济建设的渠道。本次展示项目以 2019 年大赛获奖项目为主。
智能投影笔
在任何地方都能自由书写的智能笔,可以测量任何物体的运动,并且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准确捕捉笔头上传感器在任何表面上的轨迹。所有的记录、涂鸦、图画,都会实时显示在与智能笔连接的设备上。
感温变色水龙头
感温变色,三种不同颜色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不用双手试温,眼看便知冷暖,呵护孩子,父母家人的用水安全,水温 0-25 度,呈蓝色,水温 25-40 度,呈绿色,水温 40 以上呈红色,水力发电,无需电源。
横式鼠标
打破了行业里设计思维习惯性偏见的颠覆性发明,倍增了鼠标产品的设计空间,给出了完全解决“鼠标手”问题的可能性,并保持产品为“非特异化”的普通产品形态,具有完全替换掉既有产品的潜力。
红外线隐形防盗窗
致力于提供一种隐形化的防盗装置,在窗户室内一侧紧挨窗框安装红外线装置,红外线装置通过电线和控制线与家庭防盗门锁相连,窗外安装太阳能板,红外线装置上安装控制板,蓄电池,响铃,太阳能板与蓄电池通过电线相连,红外线装置可发射形成两层红外线网,控制板上设置无人、有人、自定义三种模式。
亲子秋千
运用充气的解决方案,既轻巧、便携又富有弹性,无论充气后还是排气后,无论在家还是出门在外均可以让大人陪伴孩子一起玩耍,在家用或出门时可随身携带式玩耍,适合 6 个月至 4 岁幼儿玩耍。
自主移动智能瓷砖铺贴机器人
主要由移动小车和机械臂组成,机器人通过检测、抓取、放置等步骤进行智能铺贴瓷砖,放置准确,效果良好,有效地解决瓷砖铺设面积巨大等重要问题,提高建筑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交互式盲文教学系统
触摸汉字全息方块汉字的音、义原貌,建立与 26 个拉丁字母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生成可触摸的拼音汉字体系;交互式盲文教学系统零重码输入拼音汉字,输出由六点盲符组成的拼音汉字或方块汉字;通过读屏准确阅读文本。
基于多传感器的自适应桥梁检测机器人
对斜拉桥缆索外壳表面的磨损、锈蚀、异物进行识别和检测。人工检测时,由于桥梁上空风力大,无保护措施容易发生危险,使用机器人检测则完全消除了这种风险。机器人工作效率是人工效率的两倍,极大缩短了工作时间。
Jr.RLC机器人遥控对抗赛
Jr.RLC 机器人遥控对抗赛是由机器人教育与竞赛研究中心主办的针对7-9 岁青少年的国际性机器人比赛,每年发布一次全新的比赛主题。比赛主题结合社会热点,引导青少年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利用科技解决现实问题。
数字化全息文化科普
采用全息交互技术,研发适合科普的交互展示终端、全息演播与显示设备,将 AR/VR 技术,全息技术与科普内容创作相结合,构建一套操作体验良好、展示形式新颖的全息互动演播厅。该演播厅设备产品以及实施方案适合在空间有限的展厅部署,快速构建一套融合 AR/VR、全息显示的小型科普体验厅。
基于炫酷3D显示“光曲”的天文科普互动展品
基于炫酷 3D 显示“光曲”的天文科普互动展品 , 展品研发内容主要包括科普内容资源和一套 LED 旋转立体动画显示系统平台两部分。科普内容资源主要指用于展示的多媒体资源,包括“太阳系”、“太阳”和八大行星等科普场景。
“沙漠的秘密”虚拟现实互动科普展品
结合 20 项发明成果 , 展品包括虚拟场景的搭建、3D 模型的制作、20 个荒漠化地貌的全景拍摄及、云端交互体验 VR 虚拟现实开发系统。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荒漠化的危害、微颗粒全包覆技术、微颗粒界面改性技术、科研成果工程应用”等科学知识。
“自驱动无线隔空供电”体验式展品
机械能和复合能源并进行无线供电的“自驱动无线隔空供电”体验式科普展品 , 基于无线电力传输模式,利用摩擦纳米发电机和新型复合能源能量收集技术,研发可用于自驱动无线隔空供电的体验式展品。
智能家居安全
通过展示智能门锁、智能门铃、智能摄像头、电动自行车内含的安全隐患,对市民进行技术防范提示。
铁路机车车辆车顶智能作业机器人
采用图像智能识别和智能柔性作业等技术,实现对铁路电力机车和动车组车顶受电弓、断路器、绝缘子等主要部件的状态检查、技术参数测量、清洁保养等功能,可实现车顶作业的自动化、准无人化与智能化。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