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拿人民大会堂对面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起了例子,特别提到这家博物馆推出的凤冠冰箱贴。
“因为设计很好,一推出来它就成为爆款。半年来这款冰箱贴卖了80多万个。”孙业礼想用这个例子说明,只要能适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的新情况,产品就不愁卖。
近年来,文旅业很热。但有些企业说,没能赚到钱。
孙业礼说,去年的文旅业确实延续了火热发展的势头。文化方面,去年规模以上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旅游方面,去年国内旅游规模达到56亿人次,同比增长接近15%;国内旅游花费5.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
不过,文旅消费的升级,也让大家感觉“冷热有别”。过去,人民群众消费的是实物,现在主要消费的是服务;过去看重的是产品的实用价值,现在更看重产品的文化品质、审美价值、情绪价值。
孙业礼提醒,如果跟不上这种变化,老百姓就不买单、不买账。
为了将文化和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孙业礼指出,要加快培育新的业态,对低空观光、海洋旅游、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为它们创造好的发展条件。同时,还要大力支持文化、旅游企业与科技结合,让科技这个最大变量能够为文化和旅游行业的加速发展不断带来新的惊喜。
在刚刚过去的冬天,和“文旅热”一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冰雪热”。
如何通过冰雪运动来促进冰雪经济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指出,火爆的冰雪运动带来了健身热、群众乐、旅游火、消费增。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冰雪运动的场地设施和服务供给,持续推动冰雪运动蓬勃发展。我国还积极推进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冰雪场地417个,冰雪场地的类型也不断丰富。
高志丹透露,这个冰雪季以来,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超过了1.9亿人次,同比增长22.8%,其中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五地滑雪场的客流超过了7600万人次,全国滑雪场内各类相关消费累计超过了350亿元。
“要稳住冰雪经济总规模万亿元的基本盘,力争到2030年达到1.5万亿元的目标。”高志丹表示,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国产冰雪器材设备企业发展;要鼓励各地继续承办高水平冰雪赛事,打造冰雪运动主题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冰雪场地设施和服务水平,完善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相关数据的统计和监测工作,持续推动冰雪运动的高质量发展。
要嗅觉灵敏迎接变化,也要保持定力长久坚守。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守得住,守得好?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社会共同努力,牢牢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为粮食连续丰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他指出,今后重点要做三件事——
要稳数量、强监管。关志鸥说,要以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为目标,加快构建耕地保护一张图管理体系,推动耕地保护向数智化转型,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要提质量、优布局。对现有耕地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合理调入适合耕种的优质土地,有序调出不稳定耕地,特别要把黑土地保护好。
要优生态、惠民生。要把耕地放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这一层面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我们要及时纠正个别地方在工作中出现的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生态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关志鸥强调。
他恳切地说,耕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硬措施,也要全社会共同树立节约集约的意识,还需要自觉接受媒体的监督。
“要以更加务实的措施坚决守住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关志鸥坚定地表示。(记者 张盖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