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人才高峰论坛在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
本次论坛以“智汇京西 赋能发展”为主题,旨在探索构建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新路径,将门头沟区打造成北京市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高地。活动由市人才工作局,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协与门头沟区委、门头沟区政府共同主办。
全市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落地京西智谷
活动现场,市教委、门头沟区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人工智能人才生态培养协议。市教委将依托全市高校资源,与门头沟区合作建设“产教融合育人基地”,在引进培育人工智能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优秀青年人才上精准发力,采取跟踪培养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模式,把门头沟区打造成全市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门头沟区政府与市科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区域创新联合体,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向人工智能领域集聚。
构建“一中心三平台”为一体的京西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人才港
活动正式启动了“京西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人才港”建设工作。在教育部和市教委的支持下,门头沟区将联合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院所,依托华为、百度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和中关村发展集团等专业平台机构,打造“京西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人才港”项目,构建集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实训平台、人工智能线上人才市场平台、国际交流平台为一体的京西人才港,推动政策共享、资源共享,聚起高端“人才池”。
10个方面为人工智能算法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精准支持
活动现场,门头沟区相关负责人发布了全市首个人工智能算法领域专门人才政策——《关于实施算法人才集聚行动 打造“京西智谷”的若干支持措施》。作为北京人工智能重点布局区,门头沟区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在给予重点产业人才普遍支持的基础上,将人才支持拓展到产业细分领域和关键要素,在创业空间、算力支持、算法交易、融资保障等10个方面为人工智能算法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精准支持。
高峰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赵春江,英国两院院士Steve Furber等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就人工智能产业趋势导向进行了分享和探讨,并对人工智能领域未来人才需求方向、人才培养路径、科教融通的交叉性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讨,共商产业发展、共议人才培养、共谋产才融合,群智群策建设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人才高地。
关于中关村论坛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由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支持举办。论坛主要包含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六大板块,在主会期外,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高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