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智能制造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系统集成能力强,是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和应用模式创新高地。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2月28日,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由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主办的中关村“火花”系列活动之“AI+智能制造”沙龙举行。活动邀请到高校院所、创新企业、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围绕AI为智能制造赋能的探索实践及未来发展趋势,研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通路径,为我市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发展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交流平台。
活动由“主题分享”、“开放交流”两部分组成。在主题分享环节,特邀嘉宾聚焦核心议题展开精彩演讲。
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张雨来博士做了“智能微小型仿生机器鼠及相关技术转化应用实践”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智能微小型机器鼠项目的市场需求、研发过程、技术特色,分析了项目成果用于管道检测服务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未来重点研发方向。
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明党介绍了建设智能工厂的六个维度:设备、检测、控制、优化、运营、决策,并阐释了每个维度对应的智能化建设要求。公司以智能算法为核心,已在重叠控制模型、BCS通用优化技术等方面形成技术优势。通过分享“6D实验室”智能工厂建设案例,在技术方案设计、人才培养、业务观念革新等方面提出建议,并针对智能工厂建设、降本增效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热烈交流。
北京知形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博扬博士做了“感知引导的移动操作机器人技术及产业落地”主题演讲,演示了地面全感知机器人在车间运营作业场景,分析其在半导体等行业取代人力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对机器人前沿技术突破方向的观点,针对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场景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德联资本执行董事樊雪松做了“科技赋能智能制造”主题演讲,结合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特点,解读了制造业转型发展对AI技术的迫切需求,分析了核心技术能力、落地场景选择以及商业可行性对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创业者多维度思考企业业务与战略,投资人从产业复杂维度评判企业。
中信证券研究部前瞻科技团队分析师贾凯方做了“人工智能的产业机遇与制造业数字化升级”主题演讲,介绍了人工智能产业周期、产业链条主要特点,对基于AI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出建议:一是将转型重点聚焦增收、增利,缩短不必要的管理、授权流程和时间;二是技术上联通制造业实体数据;三是强化评价考核,树立业务标杆,激发团队积极性。
分享嘉宾普遍认为智能制造是未来长期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蕴含丰富的市场发展机遇。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智能制造行业进行专业分析,激起了参会观众的讨论兴趣,现场问答气氛热烈。在开放交流环节中,来自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的参会嘉宾各自介绍了所在机构概况、业务领域及对外合作需求,对焦点话题发表了看法,部分参会企业向分享嘉宾提出合作需求,一起探讨了商业合作机遇。
本系列沙龙活动旨在搭建创新成果与产业应用间的桥梁,解读科技创新政策,分享应用转化案例,研讨产业发展实践,促进技术要素与其他各类要素融通,优化创新体系生态,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落地。
本场活动承办及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创客帮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中关村创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专委会、新一代人工智能联盟AI双创推进组、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北大创新学社、北京八月瓜科技成果评价有限公司、北大青年CEO俱乐部、北京中科新恒创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