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010”前孵化科技创新论坛暨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十周年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前孵化科技创新“0”到“1”、“1”到“10”为主题,交流生动实践,分享前沿成果,共研原始科技成果创新未来之路,为首都前孵化科技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景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许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建红,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晖,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贺昂,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曹巍,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党委书记李萍,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原北京科技协作中心主任季小兵,原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原执行董事颜镝出席活动。论坛由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总经理王觅时主持。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建红致欢迎辞。他指出,十年前,市科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指导下,围绕着“探索跨越科技成果死亡谷机制,推动国内外具有重大价值、技术尚处于应用探索或预先研究阶段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的使命牵头组建了首发展集团。十年砥砺打磨,首发展已经成长为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首发展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坚持投资服务“从0到1”前孵化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定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建红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景安在讲话中表示,创新驱动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高质量发展,使中国高增长插上高质量发展的翅膀。当前,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正阔步向我们走来。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是未来企业竞争的重点,单一企业、单一产业都很难持续,单枪匹马不可能取胜。为适应未来创新与竞争的需要,主动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迫在眉睫,要谋划重大的协同创新的布局,推动创新平台数字化、生态化发展。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景安
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晓宇表示,回首过去,首发展自成立以来就依托不同于其他社会化科技投资机构的巨大优势,同时运用数字化、科技金融、公共平台等手段为企业赋能,通过科技服务引导项目落地北京、快速成长。展望未来,首发展集团作为首都前孵化科技创新浪潮中的一份子,将围绕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线,强化完善多元化原始创新投资体系及构建平台型科技服务生态两大业务,实施好数字化转型战略、资本再放大战略以及治理体系升级战略,努力为首都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晓宇
多位专家在论坛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西湖大学工学院讲席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微电子与生物医学专家默罕默德·萨万,昌平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北京中关村学院院长、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刘铁岩,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主任、昌平国家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林欣,分别从营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环境、石墨烯新材料的产学研协同、人工智能驱动的芯片式脑机接口、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转移创新生态、如何走出人工智能红海、细胞免疫治疗的前景等方面,和参会嘉宾深入交流。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
西湖大学工学院讲席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微电子与生物医学专家默罕默德·萨万
昌平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
北京中关村学院院长、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刘铁岩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主任、昌平国家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林欣
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成果转化是继科技研发之后,推动科技创新的第二引擎。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资金投入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论坛共设两场圆桌论坛,分别以“‘从0到1到10’: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与大胆资本”、“科技金融助力成果转化:硬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为主题,从不同层面探讨资金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会上,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发布了未来三大重点工作。锚定“医工融合”产业领域,首发展集团在2024年启动了“医工创谷”专业孵化器,将数字医疗产业作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样在医药健康领域,聚焦多组学与精准医疗、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细胞与基因治疗、AI医疗等前沿技术和产业变革领域,在中关村科学城的支持下,首发展集团科技服务公司正在建设全球未来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基地,该项目已经列入市区两级2025年重点支持项目。面向集成电路国产化替代的安全自主可控、性能质量可靠、国产应用适配、及智能芯片评价等方面,首发展集团还将打造智能芯片质量安全检测共性服务平台,提供全面开放的智能芯片质量与安全检测公共服务。
此外,一批新项目、新成果也在论坛上集中发布。来自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席建忠教授介绍了世界领先的精准医学模型——微肿瘤芯片,有望带动抗肿瘤药物高效研发和精准使用的颠覆性发展。碳能科技、飓芯科技、迈格松生物科技、茵诺医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科学家代表也分别发布了各自成果。
来自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相关代表,多家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投资界、金融界代表,首发展集团投资企业、项目公司、合作伙伴代表,北京市“朱雀人才”代表以及相关媒体近2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