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010”前孵化科技创新论坛暨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十周年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的首场圆桌对话,聚焦“从0到1到10: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与大胆资本”话题,昌平国家实验室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郑焕敏,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爱民,创新工场合伙人张鹰,以及荷塘创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宏儒等多位与首发展集团有着深度合作的行业专家展开深入讨论。论坛由盛景网联董事长、首发展集团董事彭志强主持。
国投创业的高爱民总经理分享了国投创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实践经验。他提到,大胆资本和耐心资本是科技成果转化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国投创业通过服务国家战略,用市场化的办法推动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他认为,创投机构既要敢于投资,做大胆资本,又要善于投资,做耐心资本,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使命。他还强调了培养、发掘科技企业家的重要性,并呼吁创投机构去积极寻求模式的迭代升级。以国投为例,产业链的综合投资及产业的退出或将成为新策略。
创新工场合伙人张鹰则从市场化经营机构的角度,对大胆资本、耐心资本提出了独到见解。他指出,耐心资本需要结合科技周期、企业成长周期和资本市场周期来考虑,合理预期投资回报。同时,他认为大胆的前提是谨慎,风险控制和估值控制是必修课。
郑焕敏副主任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学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等多个维度,转化过程复杂且充满挑战。他强调,政府引导基金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加强机制体制的设计与优化,将更好地赋能科技成果转化。
荷塘创投的杨宏儒董事长则分享了他对“010”这个框架提法的看法。他认为作为理论模型,这一提法颇具启发性。而对不同的基金、对不同的行业而言,“1”的定义可能是不同的。尤其是颠覆性创新领域的“1”难于定义,很多时候以为做完“1”了,其实后面的路还很远。
在随后的讨论中,各位嘉宾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构建、政策导向、风险控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郑焕敏提出了构建科学家、企业和风险投资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强调共识与相互理解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性。高爱民呼吁创投机构发挥各自优势,自立自强,携起手来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张鹰强调了创新需要耐心、资本需要流动、制度需要包容的观点,认为科技创业家应领头创新,专业机构应义不容辞地提供支持。杨宏儒则强调了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他转述了一篇文章的启发性观点——当下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由VC为代表的早期风险股权投资推动,他认为这将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的视角和巨大发展空间。
论坛最后,各位嘉宾用精炼的话语表达了对未来科技成果转化的期待与展望。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借鉴,也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作者 李潇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