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并提出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以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不断加大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着力建设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北京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多次指示北京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为展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成效,深入宣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近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了多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成效”集体采访活动。
11月18日,2022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在科技部召开。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梁颖达出席发布会,介绍了中关村论坛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提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请问我国在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方面主要有什么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梁颖达: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一直强调的重大问题。我们始终坚持全球视...
随着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税收政策试点落地,中关村科技企业再添创新活力。记者11月17日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及市税务局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到9月,全市15家企业享受投入基础研究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额2.59亿元,实际减免企业所得税2765万元。前9个月,超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增长超六成,实际减免企业所得税6.46亿元。
为展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成效,深入宣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近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了多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成效”集体采访活动。11月15日,媒体记者走进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深入了解北京市探索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的科研组织模式,推动自动驾驶核心设备MEC研发,实现降本增效,助力北京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产业快速发展。
11月14日,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成效集体采访活动走进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探寻以需求为导向的“揭榜挂帅”北京模式。结合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要求,近期,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等10部门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实施方案》,着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广“揭榜挂帅”组织机制,推进北京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迭代应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案引发了媒...
11月14日,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成效集体采访活动走进首都师范大学,探寻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政策如何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作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配套政策,“先使用后付费”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采取“零门槛费+里程碑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许可费”等方式授权中小企业先行试用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新政引发了媒体高度关注,新华社、北京日报、新京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千龙网等...
目前,北京市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已有落地案例——首都师范大学的发明专利“阶梯加热红外热波技术测量厚度的方法”通过先使用后付费方式许可给海淀区中小微企业北京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使用,为中小微企业承接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的渠道不畅、许可费用高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利成果准备许可给中小微企业进行转化,但双方可能因价格谈不拢、企业担心无法收回成本等各种顾虑而难以达成一致。根据近期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教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及海淀区政府制定的《关于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开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内。“后付费、零门槛费和收入提成等模式,能够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