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将农村大面积的作业用机械化、智能化来替代,这其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机的驾驶脑。”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认为,自动驾驶是未来农田作业机器人的起跑线。
李德毅也是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原动力)的首席科学家。他介绍道:“我的团队正在东北大田进行无人拖拉机的大面积作业。”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开展吉林省“十大产业集群”暨“黑土粮仓”科技成果对接会。会上,一台没有驾...
“巡查完毕,一切正常。”一大早,延庆区张山营镇靳家堡村的林管员曹建华完成巡视,对着管护区的看护地块拍摄了几张照片,熟练地上传到“林长通APP”。曹建华所操作的这款应用程序是今年7月中旬,延庆区在林长制改革试点四海镇和张山营镇推行的林长制智慧平台巡护APP,此款应用程序的使用,开启了延庆现代化智慧管林的新模式。
为切实落实林长管理任务,延庆区园林绿化局注重发挥科技在林长制改革中的助推作用,今年率先在全市建设完成了林长制...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团队主持承担的国家“十三五”“蓝色粮仓”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池塘养殖智能化投喂与自动化管控技术”、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项课题“海水陆基精准养殖系统与环境智能调控技术”、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项目“黄河三角洲地区对虾工厂化智慧生态养殖模式构建”,在山东省东营市进行现场验收。
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行业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和智能化管控水平低、养殖劳动强度大以及...
春暖农事忙,选择育苗移栽还是直播?
“两种栽培技术各有优缺点,但从蔬菜的产量、品质和国家愈加重视的粮食安全角度来讲,育苗移栽具有直播难以比拟的优越性。”研究穴苗盘自动移栽机已经10年的胡建平坦言,自动移栽机多年来一直是众多科研机构和生产部门关注的热点,但掣肘于结构复杂、控制精度要求严格、机械化效益不够突出等因素,至今仍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还未见大面积推广。
不过,近日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胡建平教授团队研发的双...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农机化发展迅速,机器换人逐渐趋于普遍需求。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农机成为机器换人的升级版。
日前,2021年耒耜国际会议在江苏大学举行。围绕智能农机装备发展以及未来农业的前沿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罗锡文、赵春江、陈学庚等共同展开研讨。
发展智慧高水效农业装备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华北平原灌溉节水技术已研究推广30多年,但并没有改变地下水资源继续恶...
近日,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重要奖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发。其中“非结构环境下农业机器人机器视觉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
什么是机器视觉?什么是非结构环境?目前我国农业机器人视觉技术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应用领域有哪些?5月14日“非结构环境下农业机器人机器视觉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主要完成人,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张春龙、袁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答。
农业机器...
在辽宁盘锦,2000多亩农田在“管家”的打理下井井有条。“管家”不仅能告知农户哪里遭受病虫害侵袭,以及破坏程度如何,还能进行科学精准施药,让农户节省一半的成本。
什么样的“管家”这么厉害?这个“管家”看得见的部分是无人机,看不见的部分是人工智能遥感监测技术,也是他的“独门绝技”。
5年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宫华泽将遥感技术带到了田间地头,并实现了落地转化。
...
有这样一个大数据平台,不但可以精准掌握农业生产情况,还可以科学判断农产品价格趋势,为农业发展提供“智慧大脑”。
该平台以GEOVIS数字地球为框架,融汇空、天、地、网一体化的数据资源,是智慧农业三产融合大数据平台,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空天院)与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星图)联合开发。
而这仅是GEOVIS数字地球用天眼“感知”世界的应用场景之一。
十年的技术孵化
数字地球,即利...
最近,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智能生物产业装备创新(IBE)团队刘湘江、应义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汪小知和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胡仲远,联合为植物发明了一款穿戴式“电子皮肤”。相关研究近日刊发于《先进科学》。
这种植物可穿戴茎流传感器,通过将柔性穿戴电子技术应用到植物体表,成功在自然生长状态下,首次持续监测草本植物体内水分的动态传输和分配过程。同时,科研人员还发现植物果实生长与光合作用不同步...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周志艳团队提出了一种无人机低空遥感获取作物长势信息的快速采集及数据处理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传感器校准流程和应用案例。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清洁生产杂志》。
在作物长势信息的快速获取和解析处理中,传统的航天、航空遥感技术存在气象影响因子多、周期长、分辨率不够高等缺点,特别是在广东等南方地区,适合遥感的无云气象条件的时间窗口更少。采用无人机进行作物长势信息的近地遥感获取,可弥补现有航天、航空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