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AI4SDGs)公益研究计划于2020年8月面向全球发布首批项目申请。公益研究计划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百度、小米、旷视科技、滴滴、依图、医渡云,以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相关学者与机构共同发起并向全球发布。
项目发布以来得到了国内外人工智能产学研界的关注,得到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长沙、郑州、澳门、剑桥等多个城市的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研究人员、研发人员的关注与申请。
项目评议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经专家评议与在线答辩进行遴选。评委团队由学术界和企业界专家共同组成。部分课题由于没有通过评议,将延至下一轮公益研究计划的征集。首批公益计划将共资助4个课题,受资助团队来自北京、天津、重庆3个城市。公益研究计划资助课题将定期召开项目进展研讨会,报告类项目产出的研究报告全部公开发布,程序系统类课题产出的AI系统全部开源开放,以最大的可能性推动公益研究计划成果的全球共享。下面对项目名称及项目负责人情况予以介绍,并期待项目研究助力推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
项目名称:自动驾驶的国内外法律体系建设与问题研究
SDGs方向: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3良好健康与福祉
项目负责人:郑志峰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自动驾驶汽车被誉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之母,是人工智能技术最具代表性革命性的应用,能够有机会主持这一项目内心倍感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课题组将以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法律冲突为起点,以域内外法律政策考察为主线,重点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法律地位、责任规则、隐私保护、数据治理、网络安全、道路测试监管等问题展开研究,以期让自动驾驶技术更好地为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良好健康与福祉这一目标服务。我们的研究团队除高校研究人员外,还有来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所人工智能法治研究室、腾讯研究院、阿里巴巴法务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等平台的实务专家。”
项目名称:面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机智能对话模型与系统
SDGs方向:SDG3.良好健康与福祉、SDG4.实现优质教育
项目负责人:张烁起硕(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我们的团队通过产学研用模式深耕“AI+心理”领域研究和落地。后疫情时代,团队研发的产品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先后服务于心理示范校、市委机关单位等,取得良好的积累。团队注意到AI4SDGs研究计划是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团队希望利用已有应用案例经验及数据实际参与到该计划,并尽最大可能推动公益研究计划成果的全球共享,同时搭建团队与全球优秀组织交流的机会。很幸运通过材料申请、答辩、评比等公开公正过程,团队获得了本项目。我们希望面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工智能对话模型与系统可以促进青少年良好健康与福祉,实现优质教育。同时希望我们的系统成为这个细分领域最先进的系统之一,最后感谢AI4SDGs研究计划的资助。”
项目名称:人工智能驱动的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发展与治理
SDGs方向: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项目负责人:茅明睿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CEO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AI4SDGs公益计划的支持,使我们能够在双井街道持续开展可持续发展社区治理实践工作,探索AI技术在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一直以街区责任规划师的身份,通过智能治理的方式帮助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开展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培养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依托了AI+IoT、AI+OpenCV+MAS等诸多人工智能的手段,在精细化管理、街区更新、社区参与等领域都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显著的提升了双井街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未来一年里,在公益计划的支持下,我们将持续深耕人工智能驱动的可持续社区发展与治理,深入研究AI技术与应用场景中的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关系,探索一套与城市和社区治理流程更加紧密结合的AI技术应用体系。”
项目名称:劳动者数字化转型与未来就业:挑战与对策
SDGs方向:SDG4.优质教育;SDG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项目负责人:隆云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使“技术性失业”这个略显古老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新一轮科学技术变革会对劳动力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人们该如何适应这种就业变化,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能在这个议题上获得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AI4SDGs公益研究计划的资助,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开心。项目“劳动者数字化转型与未来就业:挑战与对策”结合技术性失业理论分析、国际经验与企业实践调研,从政府、企业、劳动力市场、就业者本身以及教育培训体系等不同维度分析提出因应之策,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者技能保障和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管窥之见。我们的研究团队具有多样化的研究背景,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数字技术创新及数字技能等领域的研究与咨询工作,为本课题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技术基础与经验支撑。”
本次公益研究计划启动的4个课题得到百度、小米、旷视科技、滴滴四家企业的联合资助。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AI4SDGs)公益研究计划组织委员会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此向4家资助企业深表感谢。以下刊登4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及公益研究计划负责人给予项目的寄语。
陈尚义
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
“百度非常高兴能加入AI4SDGs公益研究计划。作为一家专注于对外赋能的AI平台型公司,百度一直致力于通过平台、数据、技术等多维度的开源开放,不断降低AI技术门槛,为社会和产业提供AI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为智能社会的发展提供AI人才保障,这就是百度EveryoneCanAI的理念。百度希望与产学研各界联手,为通过AI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期待AI4SDGs公益研究计划后续的丰硕成果”
崔宝秋
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
“小米社会责任的理念核心是用科技改善人类生活,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公民。我们以“产品、用户、环境、社会”为当前四大核心社会责任领域,坚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给人类带来一些颠覆性变化,可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大力推动全世界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欢迎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加入AI4SDGs公益研究计划,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我们相信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小米尽快实现我们的使命和目标: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徐云程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AI治理研究院院长
“旷视自创立以来就秉持着“用人工智能造福大众”的使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切实推进AI治理在企业内的落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AI4SDGs)公益研究计划为全球人工智能产学研界提供了宝贵的深度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是一个跨国界和跨领域合作的最佳平台。公益研究计划同旷视AI治理研究院的定位和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旷视AI治理研究院期待通过这个平台与有实力的研究机构或者个人合作,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各种课题,开发出能够指导实践、造福大众的研究成果。旷视全力支持公益研究计划,也深深相信,构建可持续的人工智能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景,人工智能终将为人类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旷视全力支持公益研究计划,也深深相信,构建可持续的人工智能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景,人工智能终将为人类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吴国斌
滴滴出行科技生态与发展总监
“推动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智能化”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的明确提法。滴滴非常重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一直致力于与相关伙伴积极协作,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慧交通和自动驾驶创新,助力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交通和环保挑战。滴滴愿意与全球人工智能产学研界一道寻求利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与实际行动。”
曾毅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AI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
“使人工智能作为赋能技术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应当是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全球人工智能创新与实践者共同的愿景。这个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政府、学术界、企业界任何一方都难以实现,需集结全社会、全球共同的努力,实践人工智能的长远、负责任的创新。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将组织公益研究计划项目承担方于结项后以多种形式公开研究成果,共享学术和实践的进展。感谢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对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公益研究计划的支持与承诺,期待首批公益研究计划项目承担方与人工智能学术界、产业界深度协作,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