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3日,2021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三届北京智源大会线上线下同步召开,现场8千人、线上线下7万名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士注册参会,再次彰显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地位。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推动发展最优AI生态,
北京正加快建设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国际性最前沿AI盛会
定位于“内行的AI盛会”,北京智源大会以国际性、权威性、专业性和前瞻性为特色,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三届。2021北京智源大会邀请到200余位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参会,围绕29个专题论坛展开了研讨交流。
包括2018年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2017年图灵奖得主David Patterson,2017年欧洲大脑奖得主Peter Dayan,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博士,北京大学鄂维南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统计中心创始人Stuart Russell,自动驾驶之父Sebastian Thrun,计算可持续性领域开创者Carla Gomes等200余位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与会。参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及趋势开展深入研讨。
会上发布了全球最大的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该模型参数规模达到1.75万亿,是GPT-3的10倍,是目前中国首个、全球最大的万亿级模型;在世界公认的9项Benchmark基准测试任务上取得了领先能力水平,达到了精准智能。基于“悟道2.0”开发的虚拟人“华智冰”,以“中国首个虚拟学生”进入清华学习。智源研究院将以“悟道2.0”为基础,打造我国人工智能战略基础设施。
大会期间还成立了AI青年科学家俱乐部“青源会”。青源会将聚焦于促进青年科研人员“开心探索智能本质”,为海内外的AI青年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建立的宽松、活跃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交叉,支持青年科学家提出具有引领作用的原创思想,开创新的科学前沿,建立活跃的人工智能学术和技术创新生态。首批“青源会”成员共95人,主要来自国内顶尖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魁北克人工智能研究所(MILA)、Google、IBM等国际顶尖高校院所和IT企业。
大会还发布了支持AI创业的“智源源创计划”,推动科学家从源头创新到源头创业。“源创计划”将为AI创业团队开放大模型、数据集等生态资源,为来自学术界的AI科学家创业团队对接应用场景,为来自产业界的创业团队对接业界领先的AI技术,加快形成可落地应用的AI产品。此外还将通过设立创业基金等方式,加快孵化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技术能力的AI创新企业,为北京AI产业的持续发展储备力量。首批“源创计划”成员招募从6月3日正式开始。
三天的会议期间,29场分论坛分别围绕国际人工智能学术前沿和产业热点“预训练模型”“机器学习”“群体智能”“人工智能的数理基础”“智能体系架构与芯片”“精准智能”“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青源学术年会”“AI创业”“AI制药”“AI系统”“AI开放与共享”“AI科技女性”等主题展厅。分论坛议题范围非常丰富,从AI基础研究、跨界融合到产业应用,为学者、工程师、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换和活跃想法的平台。
知多一点
AI创新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是2018年11月由北京市科委和海淀区政府推动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承担着支持科学家勇闯AI科技前沿“无人区”的使命。这里聚集了AI各重大研究方向最出色的科学家们,是国内AI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目前,智源研究院已经确定将打造智能模型作为源头创新的核心任务,在组织架构、资源保障和机制体制上进行了系统部署,全力构建信息模型、生命模型和物理模型“智能三剑客”。
“智源学者计划”自2019年4月开始实施,目标是遴选最优秀的科学家,勇闯人工智能科技前沿“无人区”,挑战最基础的问题和最关键的难题。截至目前,已在人工智能的数理基础、人工智能的认知神经基础、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智能系统架构与芯片等六大研究方向,遴选智源学者94人,分别来自北大、清华、中科院等高校院所与旷视、京东等优势企业。
为推动AI原创成果转化落地,智源研究院启动建设了创新中心,加速AI原创成果熟化及工程化,目前已建立了智能信息处理、认知知识图谱、安全人工智能等多个创新中心。
当前,AI伦理和治理成全球共识,国际社会正探索建立广泛认可的AI伦理原则,推进敏捷灵活的AI治理。智源研究院在2019年成立人工智能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AI伦理安全研究,并积极参与国际AI治理。
同时,智源研究院也联合百度、小米、旷视、滴滴等企业发起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公益计划”,目前已围绕城市治理、自动驾驶、劳动者就业影响、青少年心理影响等方面发布了首批4个研究题目,并已启动研究工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