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产业革命进入下半场,
新的智能汽车产业链正在形成,
我国智能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进展情况如何?
亟待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是什么?
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应该如何运行?
技术变革带来哪些新的安全要求?
全场景自动驾驶应该走什么路线破局?
这些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10月18日上午,以“智车智驾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关村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创新论坛在中关村壹号正式开幕。本届论坛为期3天,大咖云集,共话前沿话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近80家硬科技企业的行业大咖、业内领军人物将亮相论坛,从智能汽车、智能驾驶、智能汽车硬件、软件、人才和资本助力产业五个维度分享前沿论点,展示创新科技,共同探讨有关未来出行的创新发展新趋势。
上午,“智能汽车的加速发展”主题分论坛召开,大咖云集,共话如何把握时代契机,促进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前瞻布局
海淀智能网联创新生态繁荣
开幕式上,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何建吾处长发表致辞。他表示,中关村科学城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创新人才、创新企业集聚。近年来,中关村科学城瞄准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深入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署,出台“智能网联汽车15条”政策,着力加强产业前瞻规划;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完善从源头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产业链布局;形成国内领先的封闭、半封闭、开放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体系,全面升级支撑智能网联领域创新发展的“创新雨林”生态。他谈到,论坛和大赛等活动平台致力于吸引更多优秀的成果和项目落地北京、落地中关村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将秉持海纳百川、开放创新的姿态,与社会各界合力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先导区、创新应用示范区和产业集群发展集聚区。最后,他代表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对与会嘉宾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并预祝论坛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专家剖析
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教授发表了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实践》的主旨演讲。李克强教授指出,技术革命带来汽车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感知是智能驾驶的基础,决策是智能驾驶的核心,控制是智能驾驶的关键。他指出,产业基础决定我国难以采用国际上以“单车智能”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必须立足ICT高新技术与产业发展要求,并结合国情,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并发展与之相应的创新产品和运行模式。关于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思路,他认为,应通过建立中国方案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架构,充分融合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特征,以五大基础平台为载体,实现“车-路-云-网-图”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带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最新报告《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与政策体系》。他谈到,在全球汽车产业革命中,汽车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下一阶段汽车产业竞争的焦点在智能化。他指出,目前全球新的汽车智能产业链正在形成,芯片与操作系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智能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但目前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短板较多,国内车路协同试点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暴露出顶层设计不足、“路等车”等问题。他认为,未来汽车产业将用新型生态协同体制替代传统交易体制,由独享供应链转向通用化、模块化、共享化供应链。
大咖云集
共话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最新实践
在主题分享环节,4家优秀企业分享了加速发展的智能汽车行业最新动态。
理想汽车副总裁李冠华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了主题分享《智能电动化的理想之路》。她介绍了理想汽车在智能电动化方面的最新进展,理想汽车致力于构建一个融合慢速充电、中速充电、快速补能的三层充电网络,保障用户出行体验。
北汽研究总院智能网联中心副主任陈新的分享题目是《汽车智能化,驱动造车新变革》,从产品与技术实力、覆盖全场景的解决方案、开放共融的合作平台三个角度介绍了北汽在智能化变革的系列创新。
联通智网科技总经理张然懋分享了《“5G+车联网”构建车路协同新型基础设施》,他谈到,整车智能化、网联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智能网联这个繁花似锦同时也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十字路口,中国联通致力于探索面向智能网联的技术、部署以及长效运营实践提供信息化底座,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
国汽智控总经理兼CTO尚进以《智能网联汽车SOA架构下的应用开发》为题目进行分享,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行业背景、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发展现状及挑战、面向智能汽车应用开发的ICVOS产品实践,并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硬件趋同、软件定义、数据驱动”的趋势展望。
论坛结束后,何建吾处长介绍了论坛举办的目的和意义,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分析了海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独特优势。
何建吾处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关村科学城举办本次论坛旨在吸引更多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资源到海淀来交流,了解技术、产业的最新进展。海淀区建立了较为丰富的测试体系,加快推进100平方公里示范区全域开放,支持企业开展测试、系统验证和示范应用,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吸引更多的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来海淀落户发展,海淀将提供人才、投融资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接受采访时表示,海淀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是软件和核心智能硬件,海淀聚集了大量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网联跨界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将成为汽车产业朝着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发展的新力量。
下午,第二场分论坛围绕“智能驾驶的创新发展趋势”展开,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优秀创新企业围绕智能驾驶、智能交通开展深度交流,共同研讨智能驾驶创新发展未来和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张亚勤院长为论坛致辞表示,进入数字化3.0时代,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智能的交通正在成为现实。目前汽车行业和城市格局正在经历百年的新变局,智能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向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自动驾驶作为这场革命中的核心技术,将从安全、效率、商业模式等方面赋能交通产业的升级,车路协同和智能网联技术成为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的新机遇。
美团副总裁、智慧交通平台总裁夏华夏发表了主题为《践行安全理念,探索商业前景》的演讲。他从宏观上分析了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趋势,阐述了交通工具变化带来的人类生活方式变革。技术变革带来新的安全要求,安全是无人配送规模化落地的第一要义。他从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信息安全、功能安全四个方面介绍了美团无人车的安全实践,介绍了自动驾驶城市复杂场景的应用、挑战和意义。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分享的主题为《自动驾驶-产品为王、规模制胜》。他从毫末智行乘用车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小魔盒的落地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用数据智能打造的毫末核心竞争力,并指出自动驾驶发展的三个规律——从低速到高速、从载物到载人、从商用到民用。在自动驾驶的竞争中,毫末制胜公式=(稳定的量产能力*数据智能*安全)^生态。
自动驾驶到底如何落地?不配备安全员的全无人驾驶Robotaxi测试与运营企业,AutoX安途给出了他们的答案。AutoX创始人&CEO肖健雄以《领跑中国全无人Robotaxi》为题,分享了AutoX挑战自动驾驶技术巅峰,成为中国全无人Robotaxi领军企业的经验。
驭势科技董事长吴甘沙围绕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三要素:全场景、破局点和路线图展开了分享。他提出,自动驾驶的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把开放、无边界、不收敛的问题变成有边界和收敛的问题;另一个是降低出错成本。他通过U-Drive®OS全场景自动驾驶路线图介绍了驭势科技为什么要做全场景自动驾驶,并分析了全场景自动驾驶的路线和破局点。
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进行了《自动驾驶的进化之路》主题分享。小马智行获颁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首批无人化道路测试许可,目前已在中美两地开展无人化测试。自动驾驶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下一步该怎么走?他从小马智行的最新业务进展、对于自动驾驶的思考等方面介绍了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进化之路。
三步走打造自动驾驶超级工厂。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大方从自动化能力支撑多车型、多城市常态化落地运营路径角度分享了《无人驾驶走向大规模落地的独特道路》。共享出行市场容量正在不断扩大,通过打造高效、低碳、安全的自动驾驶,能够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龙舟ONE是轻舟智航面向微循环场景的尝试,目前已在多地落地运营。城市移动空间龙舟Space是轻舟智航对共享出行车辆形态的探索,将产生新的变量。
慧拓联合创始人兼CSO王健分享主题为《无人化智慧矿山全栈式解决方案》。专注做露天矿和井下矿无人驾驶产品的研发、集成和交付,慧拓打造了“愚公”全栈式智慧矿山解决方案。他详细介绍了内蒙古地区国家能源集团的无人矿山建设标杆示范案例,分享了无人化智慧矿山的实践经验和推广价值。
仙途智能合伙人兼企业发展副总裁刘政康分享主题为《自动驾驶干脏活儿,AI替代最艰苦的人工》。自动驾驶在具有特定复杂程度和安全可控纬度的场景下,能够更快实现示范性和商业化的运营。仙途智能瞄准过去被严重低估的全球环卫市场,融合自动驾驶环卫行业领先技术,高效解决环卫运营难题。他从技术、安全、商业化等多个纬度分析了如何把握未来3-5年自动驾驶细分市场的落地和突破。
蘑菇车联CTO郭杏荣发表题为《以创新技术和公共服务,推动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的主题演讲。他表示,自动驾驶是一项系统工程,单车智能+车路协同是最优解。蘑菇车联自动驾驶系统=单车智能+车路协同+AI云平台,产业协同,合作共赢,将推动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和商业化运营。
新石器CIO颉晶华分享主题为《持证上岗,无人车新机遇》。新石器专注于L4级别自动驾驶的全链条的产品和服务。他分享了新石器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2019年Q2完成了全球的第一座L4级别自动驾驶的制造工厂并投产。第二个里程碑是2020年Q3完成了整个商业化的样板间。自动驾驶带来的效率提升未来是革命性的,新石器的愿景是打造移动服务空间,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成长于海淀,白犀牛专注无人配送车、城市公开道路、商超即时配送。白犀牛合伙人兼市场副总裁王瀚基进行主题为《白犀牛无人配送车在即时配送行业应用》的分享。他从无人车配送和传统骑手配送的区别角度分析了无人配送控制成本、提高准时履约率等优势。他表示,公开道路无人车配送在2-3年内将规模化商业应用。
2021中关村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技术创新大赛决赛和自动驾驶嘉年华活动也在论坛期间同步展开。在19日即将举行的决赛上,8家入围企业将从激光雷达、计算平台、仿真测试、软件定义汽车、智能交通、数字孪生、车联网安全、自动驾驶场景应用等角度介绍最新成果。而嘉年华活动则致力于打造智能驾驶产品与民众互动场景,使民众最大程度参与到嘉年华活动中。
活动现场设置自动驾驶“全家桶”展区,多家在无人驾驶领域技术水平突出的企业组成了无人物流车、无人售卖车、无人清扫车、无人小巴车等各色自动驾驶车队,向大众开放,以静态加动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为到场人员带来一场人工智能的盛宴。
本届论坛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由实创股份主办,由国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赛尔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翠湖网联、中关村壹号、TIE国际创新走廊共同承办,旨在搭建中关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交流的平台,为创新企业提供展示的舞台,增强中关村智能网联汽车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借助论坛和赛事充分介绍和宣传北京自贸区科技片区的未来发展,促进中关村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海淀北部发展汇聚和储备动能。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