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头条
1 最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排名发布,中关村示范区蝉联榜首
10月18日至20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举办的“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现场发布最新版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在2022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排名中,中关村示范区综合竞争力蝉联第1名,其中,环境、技术、人才、合作等4个单项竞争力排名均位列第1名。
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是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评价,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持续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排名前5名的园区分别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本次报告基于39项主题的237项数据,对204家园区进行了评价。评价指标中,一级指标为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合作竞争力5个维度;二级指标设置了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及增幅、生物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等39项,根据贡献度和重要性赋予不同权重。从报告可以看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然稳健,支柱产业地位稳固。园区依然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园区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保障力度不断增大、相关政策数量稳步增加。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各地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生物医药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园区动态
2 拜耳医药在国内布局的首个创新中心落地中关村亦庄园
10月17日上午,拜耳医药在国内布局的首个创新中心——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在北京经开区运行启动,继9月启用影像诊断北京工厂后,拜耳再次加码在京投资。
拜耳是北京唯一一家连续11年产值过百亿的生物医药企业,也是唯一在北京设有产品供应中心和研发中心“双中心”的外资药企,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的建设旨在加快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拜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周晓兰表示,未来,拜耳医药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与清华、北大开展科研战略合作,推动早期科研进展及研究成果转化,并依托创新中心进一步集聚知名专家智库资源,与经开区和北京医学会共同推动研究型病房建设,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和星空学园系列培训和交流活动,搭建从创新研发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释放平台“磁吸效应”,聚合全产业链资源,赋能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当前,北京经开区正在集中力量打造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的建设,将推动政企双方合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也有望成为经开区未来产业引领者、交叉融合先行者、三医联动的推动者,加速带动经开区在合成生物学、脑机接口等生物医药产业新赛道的布局,加速促进数字技术与医药研发、器械制造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推动临床数据的跨境流通和国际互认,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 第九届中国虚拟现实产学研大会成功举办,聚力打造石景山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及世界级科技园区
10月15日,第九届中国虚拟现实产学研大会在石景山区的北方工业大学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丁文华、戴琼海,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航,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石景山副区长李文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邱显清,北方工业大学校长张立峰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辞。
刘航指出,虚拟现实作为互联网3.0的重要支撑技术,已经成为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重要方向。我市高度重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聚焦石景山区建设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等“中关村”特色园区,支持优势单位开展XR终端、3D数字内容制作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搭建光场成像、3D云渲染等重大平台建设,不断构建虚拟现实产业生态。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不断强化市区联动,持续支持开展虚拟现实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搭建和产业融合应用,为北京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王磊指出,北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产业布局、行业应用等方面形成全产业链格局,可促进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技术融合创新。下一步将持续用好区域资源禀赋,布局朝阳、石景山分别打造北京数字人基地、首钢园十号馆等元宇宙产业聚集区,建设并开放蓝色港湾元宇宙、石景山首钢园等一批互联网3.0应用场景,系统科学地探索未来产业协同创新范式,推进北京市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搭建渲染引擎、数字人、数字空间、XR数实融合等关键技术协同创新、联动赋能的新型产业平台,发挥信息技术全链条创新优势,构筑高质量未来产业供给能力。
李文化代表石景山区政府向莅临大会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石景山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和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虚拟现实产业组团建设”和“北京互联网3.0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任务,虚拟现实与元宇宙产业蓬勃发展。石景山区先后印发《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改革提升工作方案》《石景山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工作方案》,以元宇宙、科幻、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四大特色产业为重点,构建特色产业集群;落实《北京市推动石景山区新首钢园互联网3.0应用场景建设2022-2025年工作方案》,以虚拟现实技术建设首钢园1号高炉SO REAL元宇宙乐园、首钢园10号馆元宇宙前沿科技创新应用体验中心、北京虚拟数字体育赛事等重大场景,抢占新赛道;落地“光场成像”与“3D云渲染引擎”中关村共性技术平台、建设首批北京国际化引领型标杆孵化器、引进北航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虚拟现实产教联合体,畅通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期待更多的科学家、企业家共同携手,打造石景山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及世界级科技园区。
王建华介绍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发挥产学研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表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搭建虚拟现实与元宇宙领域的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在整合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邱显清介绍了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教育出版机构,致力于数字化出版解决方案。清华大学出版社紧跟时代人才发展需求,在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信息技术新工科联盟虚拟现实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共同组建了高校虚拟现实专业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规划虚拟现实系列教材,服务高校虚拟现实专业建设。
张立峰介绍了北方工业大学的发展传承和学校的优势及特色,形成了涵盖“智能信息”“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的“智能+”的学科特色。指出虚拟现实与元宇宙科技在工业领域有强大的赋能作用,发展前景广阔,期望与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创新平台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产业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入合作,助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
4 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创新成果,中关村房山园将添智慧医院
在北京房山区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一座智慧医院即将拔地而起。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核准批复北京京东方医院项目(一期),计划明年开工。作为城南行动计划里的重点项目,这座有1500张床位的医院除了能增加城南优质医疗资源,还将应用大量人工智能、物联网创新成果,带动医工创新产业的发展。
从地图上看,北京京东方医院位于房山区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06街区01地块。按照规划,这是一所总床位达到1500床的三级综合医院。此次获批的一期项目设置床位1000张,主要建设急诊、门诊(含发热门诊)、住院、医技中心、康复中心及各类配套设施和设备用房,总建筑规模达到22万平方米。
“北京京东方医院是‘十四五’期间房山区重点建设的区域医疗中心,也是落实城南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房山区相关负责人说,建成后将补充区域医疗资源,更好满足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作为京西南地区医疗服务中心之一,这里将承接辖区内重大、疑难疾病转诊和急诊急救任务,主要服务半径覆盖窦店镇、琉璃河镇、阎村镇等周边居民。
从名字上就能发现,这所医院是由本市重点科技企业京东方科技集团投资建设。当医疗遇上科技,会有什么不一样?作为北京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该项目将与基地中其他业态有机协同,构建“临床-研发-试验-转化-应用”的创新转化体系,真正发挥“研究型医院”价值,实现“从临床来,到临床去”。
人工智能、物联网方面的科技成果也将应用在医院里。“目前,在医疗器械、创新药品和医疗AI等方面,我们已开展了部分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未来依托产业基地及周边医工产业生态,将会衍生出更多医工研发与转化需求。”京东方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医院也将探索物联网医疗创新模式,通过各类健康终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链接“医院-社区-家庭”的线上线下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探索让更多的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服务由医院延伸至社区、家庭,让医院不再是‘看病’中心,而是‘能力’中心。”京东方相关负责人说。
这座医院一期计划2024年上半年开工,预计2026年建成。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医院将打造以专科高技术能力为牵引、“康复+”为特色、综合医疗为基础的学科能力体系,为周边居民就诊和区域医工产业融合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京东方相关负责人解释,“康复+”有三层含义:通过康复“加”,让康复医学科赋能各学科,做到康复早介入、早干预,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通过康复“佳”,开展国内外先进康复技术的应用与研发,让患者更好回归社会的同时,助力康复学科创新发展;通过康复“家”,让轻症患者利用健康物联网平台和智慧终端产品,在家庭、社区即可享受专业康复指导和训练,提升康复服务可及性。
一座医院也将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未来建成后,项目将重点打造科研平台,助力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助力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打造医工结合的智慧医疗产业链,带动房山区健康产业发展。同时,与中关村房山园内的高校院所、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开展医工融合研发和转化,助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医工创新产业高地。
5 多点开花,中关村通州园园区企业发展又有新动向
一直以来,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高度重视科创工作,培植新优势,鼓励企业创新发展。随着产业集聚效应不断释放,园区企业发展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不仅在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推出了独具特色的优质产品,还入选了数据安全产业赛事工作组成员单位、荣获团队奖项等,充分展现了园区企业的综合实力,也为网安园产业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如何保证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确保企业生产运营正常,确保工业设备和工业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恶意活动对生产环境和设备的破坏,成为各工业企业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工业控制系统的传输通道,也面临日益增加的网络安全需求,需要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的转变。为有效解决这一痛点,近日,通州园园区企业北京卓越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新品——Carat20系列安全可信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卓越信通Carat20系列安全可信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一款针对工业现场开发的多电口、高速转发、低功耗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专为工业安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所设计。基于国密的安全可信技术、静态可信度量和动态度量技术、轻量级国密通信加解密技术,构建了系统由内向外的主动防御体系,包括身份认证、安全度量、密码服务等可信计算功能,及时识别“可信”和“非可信”成分,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为不同工业应用现场提供安全可信的工业网络连接解决方案。
近日,经过自主申报、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等程序,合肥天帷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在网络和数据安全合规治理服务领域的出色能力,入选赛事工作组成员单位。天帷信息于2023年3月在园区注册成立北京分公司,开展网络安全相关业务,助力园区发展。数据安全产业赛事工作组由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数据安全专业委员会组建,旨在切实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速推进国家数据安全建设,实现我国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天帷信息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在数据安全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依托自主研发的“网络安全合规治理平台”,为国内2000+用户提供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治理服务。本次入选赛事工作组,既是对天帷信息在数据安全领域技术、服务能力的肯定,也将激励天帷信息在网络安全合规治理服务、网络安全培训、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深耕,提升企业网络和数据安全服务水平,积极配合、协助开展国家级赛事等重要活动,为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近日,AutoSec2023第七届中国汽车网络安全周暨第四届汽车数据安全展圆满落幕。在“AutoSec安全之星”中国汽车网络安全行业颁奖盛典上,园区企业北京犬安科技有限公司的测试团队凭借良好的服务质量和客户口碑荣获AutoSec安全之星年度杰出汽车白帽子安全团队奖。
犬安科技测试团队由一群热爱汽车网络安全的“白帽子”组成,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累,还将自己的攻防能力赋能给犬安科技自研的安全产品和服务。
一方面,犬安科技自主研发了TARA分析工具链、安全测试验证工具链和威胁情报平台等多款创新产品,涵盖了汽车网络安全的设计、验证和运维三个阶段。TARA分析工具链是一款基于威胁建模和风险评估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客户在设计阶段识别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安全测试验证工具链包括ThreatGo和GoGoBark针对软件和硬件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符合安全设计目标;威胁情报平台ThreatHound则是一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威胁情报收集、分析和共享平台,可以帮助客户在运维阶段及时发现和应对最新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犬安科技服务团队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化提供安全咨询、培训、评估、渗透测试等服务。此外,还运营了专注于汽车网络安全的社区平台GoGoHack和ASRG-China,汇聚了国内外众多优秀的“白帽子”、行业专家等资源,为行业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合作创新的平台。(编写 李潇潇 版面设计 李琦萱)
关于“中关村示范区-园区动态”
《一周园区要闻盘点》系统梳理本周内中关村示范区重大政策和园区动态,帮助创新创业主体及时掌握最新政策信息、了解园区重要动态。
本栏目由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www.ncsti.gov.cn)整理。平台展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成效,集中呈现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中关村示范区”主阵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促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新进展、新模式与新经验,及时追踪报道科创中心建设的重大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创新企业,广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文化,形成首都科技创新的展示主平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