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动态
1 2024年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在石景山首钢园启幕
2024年北京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25日—6月1日举办,与全国科技活动周同主场、同主题、同时间举办。本届科技周活动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主场地点位于石景山区首钢园11号馆,观众可采取线上免费预约方式入场。
本届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重点展示了百余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而在展现形式上,则突出科技办会理念,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创意融入科技周全流程,充分利用多媒体、光电结合等先进展陈技术进行展示。
本届北京科技周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根据产业类型主要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科普互动体验、联合展区五大展区,展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成果,同时展示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互动展项。
2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运输信创实验室在亦庄园揭牌
近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运输信创实验室揭牌暨启动仪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信创园举行。会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胡亚东、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宫生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付京波、北京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班相关负责人分别致辞。
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批准成立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运输信创实验室,定位是建成交通行业信创服务保障供给能力平台。实验室将坚持服务导向,围绕交通运输行业信息技术自主可控战略目标,加强行业信创产学研用相关单位合作,以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服务产业为抓手,提供适配评估、标准建设、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具体服务,专注打造交通行业信创服务保障供给能力平台,致力于支撑交通运输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实现,助力智慧交通建设,赋能数字交通发展。
3 全国数据人才创新基地揭牌落户丰台园
在5月23日举行的丽泽“数据要素X”应用大会上,全国数据人才创新基地揭牌,落户丰台园。
全国数据人才创新基地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和丰台区共同打造,落地丰台太平桥街道,将发挥丰台区特别是丽泽金融商务区域核心数字经济产业优势,建立国家级数据人才创新交流、培养培训示范基地,支持数据要素企业成长创新和人才培育,支持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数据要素交流合作平台。
这个数据人才创新基地是国内首家,将带来多个从无到有的突破,助力加快形成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首个数据经纪人、管理师培训服务体系,培育优质数据经纪人企业,赋能数据要素产业高质量发展;发起组建全国首个数据经纪人行业协会,构建数据经纪行业标准体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数据交易经营模式,产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和实践案例,强化市场运营手段、数据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最终为北京乃至全国政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数智化转型服务。
4 南苏丹农业与外交部代表团参访北京平谷中关村农业科技园创新工场
日前,由商务部研修学院组织的南苏丹农业部和外交部联合代表团赴北京平谷中关村农业科技园创新工场参观调研。代表团一行在京瓦中心工作人员陪同下参观了京瓦大厅和科技示范园,并对京瓦中心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先进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
代表团对京瓦中心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经验和采取的工作模式表示赞赏,并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京瓦中心的合作。随后,双方就农业科技、农产品贸易、农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南苏丹农业与外交部代表团的参访,为推动京瓦中心与南苏丹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搭建两国农业产业深度合作平台,共同开创发展新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5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成为全市首个全过程工程资料电子化项目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一期项目自启动施工以来,就全面应用全过程工程资料电子化,成为全市先行先试的重点项目之一。据介绍,项目部涉及的A类基建文件、B类监理资料、C类施工资料、D类竣工图四大类全部实现了工程资料的电子化。
近日,一期工程顺利实现竣工备案,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完成工程资料的电子化移交试点工作,与此同时,随着二期工程的快速推进,项目也成为全市首个全过程工程资料电子化项目,目前,工程进度已经完成近30%,除了竣工资料之外的其它三类材料,共形成电子资料8500余份,在推进电子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有效的落地实践,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6 中关村通州园2023年收入突破千亿元,今年有望新进企业320家
2023年,中关村通州园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5%。今年一季度通州园总收入229.7亿元,同比增长15.3%。
通州园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和特色产业载体打造,特色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张家湾设计小镇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规划建设有序实施,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不断壮大,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入选市级首批“高品质园区”、首批“中关村特色产业园”。
通州园科技创新引擎动能更加强劲,截至目前,张家湾设计小镇累计新增科技类企业及其他企业共545家;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通州园)累计引进244家企业;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内共有实体企业31家,规模以上医药健康类企业5家;园区还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38个,多家企业已成功上市。
一批新设技术创新平台即将在通州园堂堂登场。园区正推动设立北京设计创新研究院,注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七所高校骨干设计力量,构建全产业链条综合设计服务,探索以智能制造、柔性制造为主导的产品设计思路;积极吸引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落地副中心,将开启京港合作的新篇章,加速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力。
今年张家湾设计小镇将深挖龙头企业潜力,构建创新设计产业集群;利用产业基金及金融机构资源招商,打造“产业基金+资本招商”的招商模式,2024年计划新引进企业100家以上。网安园通过市区联动,今年会强力推进网安头部企业建设项目落地园区,今年计划新引进企业80家以上。
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则会发挥平台公司优势向集聚区引流重点医药健康企业,跟踪重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2024年计划新引进企业60家以上。
7 门头沟园积极构建系列产业“工坊”,打造京西智谷人工智能产业群落
2023年门头沟园京西智谷率先破题,点亮100p普惠算力,获国家首批、华北首个“国智牌照”,后持续与华为、联通、首都在线、京能集团等各类社会资本主体联合建设了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规模已达500p,年中计划达1000p,年底加速冲刺形成E级算力集群。截至目前,京西智谷计算中心累计链接7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及单位,已使用算力167P,落户100余家人工智能和视听类企业,入驻办公50余家企业。
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迁移、适配和孵化20余个主流大模型,联合智谱AI、百度、科大讯飞等多个龙头企业共建大模型赋能中心,与中科院自动化所、百川智能、面壁智能等30余家大模型团队和鹏城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共建大模型生态圈。基于多层次模型平台,发布教育、文博、气象、医疗健康、数字视听等多领域场景,推动19个标志性应用场景成功落地,正在开发极端天气大模型、内容审核大模型、文生视频大模型等多个垂类大模型。
门头沟园联合市知识产权局成立北京算法交易服务中心,与北数所合作挂牌成立“数据资产服务中心”,在阿里魔搭社区搭建“北京算法交易服务中心”板块,构建赋能大模型产业化落地的好用、可用的数据集,特别是依托央视海量、高质量音视频数据资源,打造人工智能音视频领域具备自主创新服务能力的“特色数据先行先试区”。
8 房山园近年来深耕“航空应急救援”领域 “前店后厂”为低空经济提速
周末的房山区弘安路,依旧车水马龙。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里,航景创新公司的研发设计人员把图纸从实验室送到制造车间,只需要过一条马路,用时3分钟。航景创新公司是无人直升机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去年汛期,航景无人机曾连续翻越7座山,将卫星电话等应急物资成功投送到灾情严重的房山十渡。当前,航景无人机产品已应用于房山区森林防火日常值守,并在全国多省市参与应急救援相关工作。
鲜为人知的是,几年前,航景创新还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当时我们资金有限,为了节省成本,就把研发团队留在了北京,生产基地建到了山东。山东虽然地价便宜,可人员两地往返沟通浪费的精力实在有些大。”航景创新创始人王伟说,2018年,中关村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向公司抛出“橄榄枝”——3000平方米的园林式研发办公空间是“前店”,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是“后厂”,之间仅仅隔着一条马路,企业无需自己花钱投资建设,租用就行,空间面积都可以商量。充满吸引力的“前店后厂”模式,让王伟心动不已。他把好消息告诉同事们,大家一致决定,研发和生产基地都搬到房山去。
此后,航景创新公司不仅借助“前店后厂”模式解决了痛点,还与园区内其他应急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良性互动,一下子驶入了发展快车道。2020年,中关村房山园组织航景创新、煋邦数码等1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公司联合攻关“无人机携灭火弹森林灭火系统”市级重点课题项目,仅用不到4个月时间就圆满完成无人机挂弹夜间演练。当年年底,该系统顺利通过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认证,被列入政府采购名单及冬奥安保体系。
根据近日发布的《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将围绕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摆渡、城际通勤、特色文旅等打造应用场景。中关村房山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航景创新的成功经验表明,“前店后厂”模式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资金成本,更能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速。作为京津冀区域京保石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房山区将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
企业动态
9 银河航天:中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首次海外应用实践落地泰国
5月21日,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航天”)表示,与合作伙伴泰国马汉科理工大学首次在泰国实现了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这也是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次海外应用实践。
银河航天目前已在泰国马汉科理工大学建成基于低轨宽带互联网试验星座“小蜘蛛网”的地面试验站,其中包括移动信关站、卫星通信终端等重要部分,已经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通信网络试验验证通过,并拥有持续观测毫米波频段卫星信号在当地气象条件下的通信能力。
10 百川智能发布Baichuan 4及AI智能助手“百小应”
5月22日,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川智能”)发布最新一代基座大模型Baichuan 4,并推出AI智能助手“百小应”。
Baichuan 4相较Baichuan 3在各项能力上均有极大提升,其中通用能力提升超过10%,数学和代码能力分别提升14%和9%,在国内权威大模型评测机构SuperCLUE的评测中,模型能力为国内第一。
在Baichuan 4强大能力的基础上,百川智能将搜索技术与大模型深度融合,推出懂搜索、会提问的AI智能助手“百小应”。该产品不仅可以随时回答用户提出的速读文件、整理资料、辅助创作等各种问题,还具备多轮搜索、定向搜索等能力。
11 小马智行获准开展双城卡车编队自动驾驶测试
近日,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马智行”)获准在北京开展卡车编队自动驾驶测试。
按照相关管理细则规定,支持一辆领航车加至多五辆跟随车(“1+5”)编队模式,小马智行将在京津塘高速等路段进行“1+N”编队自动驾驶测试。卡车编队通过消除前后车辆制动差异时间、缩短跟车距离、前车可以为后车破风等方式,有效降低空气阻力,从而降低碳排放,同时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增强卡车编队的安全性。
目前,小马智行是国内唯一获准开展双城卡车编队自动驾驶测试的企业。
12 北京移动发布首台AI家算力主机
5月21日,北京移动发布行业内首个通信与互动能力结合的AI家算力主机,将大模型应用于智慧家庭场景。
AI家算力主机形如水杯小巧精致,设备中间配备高清摄像头,集体感游戏、机顶盒、可视电话等于一体,可让市民的居家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借助大模型轻松识别家人的动态,比如当婴幼儿靠近围栏边界时会发出实时告警,宠物靠近不宜接触的区域时进行语音驱逐等,可提供智能看护。(编写 李潇潇 版面设计 李琦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