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动态
1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到大兴园调研中关村分园改革提升发展工作
6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到中关村大兴园调研中关村分园改革提升发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副主任付志峰带队参加调研。调研组参观了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中关村医疗器械园并召开座谈会,会议听取了中关村大兴园改革提升发展工作情况汇报,与5位园区及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指出:1.要进一步明确大兴园与区科委等部门的职责分工,提升大兴园统筹管理水平,助力园区创新发展。2.围绕园区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结合本轮空间范围调整,科学合理开展地块布局调整工作,助力园区高效发展。3.围绕大兴园生物医药、氢能等主导产业,提升园区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发挥区级医药健康及氢能专项政策力度,使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助力园区特色发展。
2 通州园与欧盟创新中心座谈交流
6月21日,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联合区科委、区经信局与BIC EURONOVA(欧盟创新中心)中国开展座谈交流,围绕当前国际形势下如何加强产业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主任林正航主持会议。
BIC EURONOVA大中华区总干事甘露在座谈会上表示,BIC EURONOVA在中国的主要业务涵盖国际认证与咨询服务、影响力投资推广、全球化扩展服务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活动,助力本土企业合规走向国际市场,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同时,BIC EURONOVA也致力于将已获得欧盟资金扶持的杰出科技企业引入中国市场,促进企业本地化。聚焦人工智能、数据流动等领域探索合作路径,并积极协助通州企业获得欧盟认证,将更多优质资源引入到城市副中心。
林正航对甘露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他表示,双方在众多领域存在合作机遇,愿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层次,期待双方在产业对接与投资促进、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园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并深入推动跨境创新合作,为中欧科技创新生态增添新的活力。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形成共赢的合作机制,为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带来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产业资源。
3 延庆园组织召开无人机适航审定宣讲会
2024年1月1日,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CCAR-92)的正式施行,中、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简称“无人机”)的设计、生产等活动进入强制适航时代。如何申请并获得型号合格证(TC),成为中大型民用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巨大的难题。
为满足园区企业需求,响应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提出的“加强适航审定知识培训、宣传,加强无人机最新政策规章程序的宣贯”要求,中关村延庆园邀请民航华北局适航审定处,举办本次无人机适航审定宣讲会。会上,适航审定处赵昊副处长围绕审定职责、设计批注、生产批准和适航批准四方面内容,对无人机适航审定业务进行全方位深入讲解。
宣讲会上,与会企业踊跃发言,就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特殊适航证等与企业生产经营中息息相关的证件获取工作主动提问,互动交流。
4 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开园
6月21日,第二届商业航天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关村商业航天大会在京开幕。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在会上宣布正式开园。
据悉,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以丰台创新中心为核心区域,以“源头创新—成果落地—产品研制—场景应用—市场运维”为发展路径,围绕“聚产业、落场景、造生态”等重点环节,加快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将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建设成为集关键技术攻关、成果交流对接、项目转化、企业落地培育、产品测试认证、典型应用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下一步,丰台区将创建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商业航天标杆孵化器。”大会现场,北京市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崔旭龙透露,丰台区将深度对接航天一院、三院、十一院等驻区大院大所,加强与卫星互联网头部企业及其生态伙伴的协调联动,重点挖掘精密仪器、高端元器件、电磁材料等高附加值商业航天创新成果、设施资源等,形成动态化的核心能力清单、企业需求清单、资源要素清单,并建立常态化的共享对接机制,建设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优质项目转化落地。
5 互联网3.0产业园举办供需对接会
位于朝阳区将台乡的星地中心是本市唯一的互联网3.0产业园,6月25日,一场“互联网3.0+文旅”供需对接会在这里举办,这也是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
供需对接会现场,集中展示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等一批示范场景,发布了苏堤春晓数字演艺、唐宫夜宴沉浸体验、鸟巢赛事演出元宇宙等一批场景需求。这样的对接会能够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找市场、找合作、找资金、找场景。
朝阳区将台乡位于中心城区东北部,除星地中心外,将台乡还将结合F地块、星泰中心、IT产业园、颐堤港二期、坝河北岸8号等重点项目,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向集群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6 2024元宇宙创新产品体验季即将在首钢园启航
2024元宇宙创新产品体验季,将于6月28日至8月31日在首钢园料仓举办。
此次元宇宙创新产品体验季围绕元宇宙产业沉浸式和IP体验,聚集一批元宇宙优质消费内容和知名IP,实现产业与消费联动,推动首钢园区的“前店后厂”模式,吸引更多IP和企业在首钢园落地,为公众提供元宇宙创新产品体验,打造元宇宙数字消费新模式和北京元宇宙网红打卡点,是北京信息消费和商业模式的新引领。
2024元宇宙创新产品体验季将充分激发数字技术落地应用,帮助一批元宇宙、大模型及相关技术企业的解决方案以先行先试的模式投入市场,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数字消费场景,打造引领全国的数字消费标杆案例,加快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步伐。
7 “智汇京西 创新领航”门头沟区投融资系列路演活动——人工智能企业专场在京西智谷举办
为支持优质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发挥金融机构融资赋能作用,2024年6月21日,“智汇京西 创新领航”门头沟区投融资系列路演活动——人工智能企业专场在京西智谷成功举办。
门头沟区作为北京市人工智能重点布局区和算力建设规划的E级智能算力高地,坚持找准差异化发展定位,以自主创新算力为支撑、模型生态为基座、市场化场景应用为牵引,全力构建技术创新、要素共享、政策完备、资金投入、人才培育等要素齐全的“京西智谷”生态。本次人工智能企业专场路演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整合优势,为企业搭建好产业链条和资本链条互融互通生态链接的桥梁,促进投融资双向广泛、高效的对接。
活动特别邀请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国开科技创业投资、启明创维创业投资、中关村瞪羚投资基金、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银行、门头沟区京西产业引导基金等30余家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行业资深嘉宾进行现场点评互动,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本场投融资对接活动搭建了“政银投企”对接平台,有效促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对接,加速促进金融、资本等创新要素向科技人才企业集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人工智能企业成长跑出“加速度”,得到参加活动的企业家和金融资本机构的一致好评。
8 平谷农业中关村将建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中心
6月22日,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平谷区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会上透露,平谷区将建设北京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以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为主体,聚焦于服务创新团队和初创企业快速进入中试生产这一关键环节,打造国家级合成生物学产业创新平台。创新中心将构建涵盖验证中心、中试平台、技术标准的全链条式合成生物产业公共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研发、中试、孵化、投资、合规等服务,以及“工程化”“标准化”“产业化”整体解决方案,有效带动一批优秀中小企业落地,逐步树立北京在合成生物领域的竞争优势。创新中心物理空间位于农业中关村园区,将于7月开工建设。创新中心建设期间,将依托保利中轻旗下的中国传统食品有限公司,先行启动农业食品合成生物标杆孵化器的建设运营。孵化器依托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将于今年8月启动运营。
平谷区还计划打造国内领先的合成生物制造专业园区。园区将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需求,统一配套基础设施,主要功能涵盖企业办公、会议、实验、中试、生产等空间,以及餐饮、阅览、休闲健身、沙龙等生活空间。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知识产权、创业辅导、算力服务、IDC数据业务等多项服务。未来主要服务于生物育种、动植物营养、动物保健、创新蛋白、未来食品资源、特医食品和功能食品等领域创新企业的中试和适度规模生产。
9 西城政务服务中心办起企业服务沙龙,让科技园区和小微企业当面畅聊
上周,一场会聚科创企业代表、园区负责人和创业者的沙龙在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举行。除路演、展示,活动为创业者和园区负责人提供了面对面畅聊的机会。一杯咖啡的时间,一个落地初步意向就有可能达成。
为科技园区和小微企业牵线,正是西城政务服务的新尝试。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扩充了30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包括用于各类人才交流、洽谈的企业服务港。圆桌、咖啡、图书和服务人员的微笑,勾勒出这个温馨的角落。
2023年4月,一位数字经济型企业创业者来到综窗,想找到合适落地的科技园区。可工作人员连打了三个电话,都被告知该企业类型不适合本园区。
“金融、科创都是大类,但能否顺利落地,要看园区和企业的具体需求,涉及很多具体条件。”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杨真说。虽然通过其他方式该企业最终还是落了地,但这次业务卡壳,引发了杨真和同事们的思考。“询问、推介可以解决需求,可还是有点被动,要是能让园区和企业当面畅谈,打通渠道,痛点才能真正解决。”
企业动态
10 首个用于长期体重管理药物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企业诺和诺德研发生产的诺和盈®(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申请。
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周制剂,诺和盈®能够实现平均17%(16.8kg)的体重降幅,并为患者带来超越减重的多重健康获益,其安全性得到了广泛验证。该创新药物的获批将为超重和肥胖症患者(初始BMI大于等于30kg/m2;或在27kg/m2至30kg/m2之间,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提供突破性的健康体重管理方案,以科学、有效、安全的方式,开启中国肥胖症治疗的新格局。
11 中国首个PARG抑制剂在美获批临床
6月24日,北京丹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PARG抑制剂DAT-2645片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
该药是丹擎医药自主研发的一种全新结构的、高选择性的口服小分子聚ADP核糖水解酶(PARG)抑制剂。DAT-2645片通过“合成致死”的机制能够特异性地杀伤携带特定DNA损伤修复缺陷的肿瘤细胞,适应于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子宫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常见癌症,具有潜在的“广谱治疗性”。
12 抖音有限公司(字节跳动)发布“豆包MarsCode”工具
6月26日,抖音有限公司(字节跳动)发布了全新的智能开发工具“豆包MarsCode”,旨在为广大国内开发者提供高效、智能的编程体验。
“豆包MarsCode”基于豆包大模型打造,具有两种主要形态:编程助手和Cloud IDE,为开发者提供了从项目问答、代码补全到单测生成、Bug Fix等一系列功能。作为一款集成开发环境(IDE),MarsCode支持超过100种编程语言和主流IDE的扩展,还内置了先进的AI助手,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云开发环境。
13 蚂蚁科技发布新一代融合AI风控引擎
6月25日,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蚁盾发布了新一代融合AI风控引擎“AIR Engine(AI FUSE Risk Engine)”,在原有的决策式AI架构上通过引入生成式AI,进一步提升了风控智能化水平。
蚁盾CTO张凯隆介绍,生成式AI具有“理解推理+自主决策”的能力及特性,“AIR Engine(AI FUSE Risk Engine)”引擎借助生成式AI,大幅简化了原有需要专业算法工程师深度参与的操作流程,在风险管理复杂度综合降低50%的前提下,将风险对抗时效从天级别降低到了小时级别,在部分业务场景下,仅需少量甚至无需人工介入即可完成,缩短了从识别风险到实施风险布控策略的时间差。
14 世界首套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一次性并网成功,所用两种产品由密云园企业制造
近日,世界首套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湖北应城压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一次性并网成功,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等多项世界纪录。中关村密云园企业——搏世因(北京)高压电气有限公司两种产品为该电站做配套。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承担该电站总体建设任务的中国能建集团联合各配套企业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装备100%国产化。其中,搏世因(北京)高压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胶浸纤维干式电容型变压器套管(瓷)、干式电容型油/SF6套管应用到电站变压器中,为本次并网发电提供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支撑。
据了解,搏世因公司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各种功能的胶浸纤维(玻璃钢)及胶浸纸干式电容型套管的研发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火电、风电、燃气发电、石油化工、高铁、钢铁有色整流变、电网等领域,不仅俏销国内,还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写 李潇潇 版面设计 李琦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