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名称:华北特有濒危植物丁香叶忍冬保护生物学研究
关键词:丁香叶忍冬;种群结构;传粉;繁育系统;传粉综合征;MaxEnt
科技成果类型:原始创新
科技成果所处阶段:实验室研究
科技成果应用领域:农、林、牧、渔业
科技成果简介:丁香叶忍冬为我国华北山地特有灌木,数量极其稀少,基础研究薄弱,不利于该物种的科学保护。针对其濒危现状,本项目开展了种群生态学、传粉生物学和种子生物学研究,并拓展完成了群体遗传学研究,为其保护与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为京津冀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以及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深入的野外调查表明,我国丁香叶忍冬仅7个种群共千余株,零散分布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生境高度破碎化;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度较高,共有54科103属128种,蔷薇科和菊科为优势科;本种为群落灌木层优势种,但与乔灌草层其他优势种存在较大生态位重叠,种间资源竞争强度较大;种群结构呈倒三角型,幼树极少,严重影响种群更新。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和人工授粉实验综合结果表明,其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访花昆虫有7科8属8种,花冠与传粉者形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淡脉隧蜂属为最有效传粉者,食蚜蝇科、蜂虻科、拟步甲科等为盗蜜者;存在雌雄蕊异熟和雌雄异位的现象,花粉限制明显,存在近交衰退现象。在北京、河北和山西收集种子近5000粒,开展温度、湿度、苗床类型等9种处理3个重复的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蛭石、沙床和滤纸床中丁香叶忍冬种子萌发率均较高,带有壤土的苗床不适宜种子萌发,层积、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生态位模拟结果显示丁香叶忍冬受气候影响显著,历史潜在适宜分布区范围很大,向南达四川东北部,当前的分布区面积已急剧降低,物种分布质心不断北移,在海拔和纬度上均无法突破、扩张分布区,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灭绝漩涡”的威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