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名称:都市园艺特色品种优选与应用推广
关键词:零农残,活体盒装苗菜,标准化农产品,垂直植物工厂,低碳资源节约,超长保鲜
科技成果类型:原始创新
科技成果所处阶段:中试放大
科技成果应用领域:农、林、牧、渔业
科技成果简介:(一)科技成果来源:
来自课题承担单位自主研发成果,依托精选加工获得优选的种子,研发定制了符合微型蔬菜生长特性的一体化种植盒,独家研发拥有节约劳动力(reduce labor)、全程节水(reduce water)和降低损耗(reduce losses)的3R种植技术,最终形成了微型蔬菜智能工业化垂直速生整体解决方案,并进行推广。
(二)技术背景:
微型绿色蔬菜(芽苗菜)是国外植物工厂产品中重要的一类,因营养价值丰富和口感独特深受欢迎。在我国,微型绿色蔬菜的食用历史悠久,但一直没有形成有规模的产业,市场上销售的芽苗菜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少,追其原因是传统芽苗菜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成本高、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保鲜困难,损耗严重、运输半径小、不能高效匹配订单农业等诸多痛点问题,严重限制着行业的发展。
本项目针对以上行业痛点,利用多年的科研技术积累,形成了一整套植物工厂高效生产零添加、零污染、零农残活体芽苗菜的解决方案,产品推向市场深受餐饮、商超和电商平台的欢迎。
(三)技术原理和关键性技术指标:
①研发一整套系统的优质绿苗菜品种筛选和高活力种子精选加工技术
生长绿苗菜,完全依靠种子自身质量。利用先进的种子精选加工技术,甄选100%的优质种子,为生产零添加、零农残的活体绿苗菜。
②系统化的智能小型植物工厂技术路线
与传统植物工厂模式相比,本项目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建立2000㎡、1000㎡、500㎡、100㎡、50㎡、20㎡等多种规格大小,而且可以在废弃工厂、冷库、民房等多种场景下快速改造,投资成本小,投资回报快。另外,与传统植物工厂相比,中农新星绿苗菜植物工厂的另一大突出优点是能耗小,根据国际HACCP食品控制标准,形成了中农新星微苗菜生产的系列操作规范,真正实现无菌环境、立体栽培模式、智能化节能自动控制绿苗菜生产。
③研发非土基质和一体化种植技术
非土基质一体化种植技术,可使绿苗菜产品实现基质、种子和种植盒一体化种植,中途无需加水,并使绿苗菜具有活体特色,保鲜时长可达7-10天,可长距离运输,有效解决了芽苗菜生产中的耗人工、耗水,苗菜娇嫩不能保鲜、不能长途运输等诸多行业痛点。
活体锁鲜,现吃现摘,可以实现多种销售场景,比如餐厅可以直接上菜,也可以在前台做生长展示,客人餐桌体验采摘,现吃现摘,营养新鲜;货架周期长,损耗小,4-8度可以保鲜7-10天,可运输半径长,满足常超、餐厅、电商平台、快递等多种销售渠道。
④研发一套自动化和标准化种植设备,进一步节约人力、提高产品稳定性
通过植物工厂无菌化环境控制,并建立HACCP标准操作规范,自动化标准化种植保障产品,做到真正的无污染且质量稳定;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生产所得绿苗菜经过200项目农残检测,全部合格,真正的零农残高品质产品。
(四)应用前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蔬菜消费市场还在稳步增长,目前年蔬菜需求量已超7亿吨,市场规模世界第一。而根据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规律,植物工厂模式的水培蔬菜必然会越来越多的替代土培的蔬菜,根据《2020-2024年中国水培蔬菜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预测:2022年,中国水培蔬菜的产量将达到1100万吨,市场规模达到435亿元。
蔬菜的稳产保供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价格随着季节变化和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而剧烈波动。同时,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灌溉用水过多以及逐年下降的人均耕地面积等问题,都需要高产能、低消耗的新兴农业生产模式来解决。再加上近年来由于疫情等原因,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知情权意识的不断觉醒,对于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正是快速膨胀的阶段。因此,未来几年,以全人工光照型植物工厂方式生产的优质高端蔬菜,将会成为市场上的新宠。
目前,微型蔬菜的销售只是小规模试验产品用于测试市场,试销售阶段产品深受客户和渠道商的欢迎,比如在多多买菜,400盒半小时售罄,在葫芦娃火锅店和浩爷羊蝎子火锅葵花苗的点单率在50%左右,美团买菜、盒马生鲜、海底捞、聚宝源等渠道也对产品非常认可,洽谈了合作协议,扩大生产后即可达成实际的供货合作。
平谷区已经建立示范化工厂500平,可以日产活体芽苗菜3000盒,可365天不间断供应,供应餐饮和商超渠道。平谷大华山镇的农业以精品大桃生产为主,目前开展的新增耕地复垦复种工作、林地腾退等鼓励将园地和林木自主腾退并种植粮食和蔬菜,芽苗菜植物工厂项目节约用地,与国家政策、区域政策和农民转换农业种植方向适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分别平谷区京瓦中心和大华山镇申请了2个博士农场,用于进一步扩大转化和市场带动作用,本项目中可以带动村集体或个人利用闲置冷库、农闲时的销售网络等资源,为农村发展及农民增收开发新的契机,扩大当地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