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延庆区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是延庆园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突破期。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战略部署,按照全区“十四五”规划编制整体部署安排,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延庆区“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发展规划(2021-2025)》(简称《规划》),以作为延庆园“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1、“十三五”时期延庆园发展的成效都有哪些?
一是创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较“十二五”末均实现20%以上增长。二是存量产业支柱作用显著,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园艺科技、体育科技、无人机四大产业资源加速落地。三是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助力企业开展防疫设备研发和复工达产,为防疫抗疫贡献园区力量。四是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专家工作站、孵化载体等双创平台数量及双高企业数量明显增长。五是攻坚存量用地,盘活发展空间。六是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服务双轮驱动,园区营商环境逐步优化。
2、“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发展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发展面临六大机遇:一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有利于延庆园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延庆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是冬奥会筹办举办过程中将攻关和示范应用一批先进技术,为新技术新产品在延庆转化落地带来重大机遇。三是北京全面推进“两区”建设,为延庆园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数字经济带来重要契机。四是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推动智能识别、无接触测温安检等新业态加速发展,为延庆园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更多路径。五是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助力延庆园与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上相关区域跨区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六是北京加快落实“五新”政策,为延庆园建设智慧园区提供有力保障。
“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发展同时面临六大挑战:一是空间布局不够清晰,低效闲置用地较多。二是主导产业不够突出,四个产业仍处于培育期。三是经济体量小,实际有经济效益企业数量较少。四是创新能力弱,科技服务机构等资源短缺,创新成果产出不多。五是管理体制不顺畅,存在职责交叉等问题。六是服务体系不完善,营商环境和服务效能需要进一步加强。
3、“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十四五”期间,延庆园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领悟“延庆是个好地方,延庆是属于未来的”丰富内涵,围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以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空间升级、产业升级、双创升级、开放升级、形象升级,形成“一核引领、四区支撑、多点布局”的产业空间格局,努力打造京西北科技创新特色发展区。
4、“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发展要达到什么目标?
通过《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计划到2025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达到320亿元,区级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园区企业总数量达到5000家,其中四个培育产业企业总数量达到2000家,创新创业资源要素集聚效应初显,“一核四区多点”格局全面建成,区域辐射带动力和协同开放水平显著增强,带动全区科技创新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打响“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品牌。
5、如何解决“十四五”时期延庆园项目土地少、落地难的问题?
“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将针对符合发展定位,但持有低效闲置用地的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盘活土地,并会对有盘活意向且有能力盘活的企业,根据土地盘活效率及盘活面积,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对有盘活意向但能力不足的企业,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等方式,协助企业开展存量土地盘活工作,从而为新项目落地提供土地空间保障。此外,通过实施产业用地标准化管理机制及弹性出让、共有产权等常态化用地机制,提升土地利用效能。
6、“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如何实现产业升级?
“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将放大后世园效应,把握冬奥会机遇,通过优化现有产业格局、优化高精尖产业布局,打造“4+N”高精尖特色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助力园区产业升级。做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氢能、能源互联网两大新兴领域,提升发展高端能源装备、节能环保两大存量领域。做实园艺科技产业,有效利用世园会现有展馆设施,探索园内研发及市场推广、园外种植及应用示范模式。做精体育科技产业,加快集聚体育科技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做大无人机产业,依托“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打造全链条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前瞻布局生命健康、文化创意、军民融合、新材料等新经济赛道。
7、“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如何打造高质量创新创业生态,成为支撑全区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引入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平台,开展产业资源引入、产业环境营造等服务,加强专业化产业服务平台供给。梯度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壮大高成长企业,大力引培平台型企业促进融通发展。构建高端双创人才生态系统,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健全人才跟踪培养机制,营造高质高效人才服务环境。谋划举办具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完善园区对外开放投资环境与贸易便利化水平,全面释放区域创新创业活力,从而打造高质量双创生态,支撑全区科技创新发展。
8、“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如何实现智慧化、数字化、生态化发展,建成科产城人融合的生态智慧园区?
“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将通过在基础设施、城市配套、绿色低碳生态园区建设等各个方面实施举措,从而实现延庆园实现智慧化、数字化、生态化发展,建成科产城人融合的生态智慧园区。通过加快推进5G移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G6辅路、园区内老旧水暖地管线等现有存量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基建能效。通过完善高档住宅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创新沙龙等商务商业配套,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通过构建以企业服务为核心的数据平台,加速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通过搭建一批绿色产业应用场景、开展清洁生产试点示范等举措,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9、“十四五”时期,延庆园如何依托资源、区位等优势与中心城区、乃至张家口等区域开展协同合作?
“十四五”时期,延庆园不仅要与北京市中心城区、张家口区域开展合作,还要与国内其他先进园区甚至要与国际创新主体开展链接与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延庆园将通过联合海淀、昌平等区域主体共同搭建跨区域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对接平台、与北京中心城区创新主体开展新活动共建、新技术共研、新产品共用等举措,深化与北京市中心城区创新合作;通过探索与张家口共建高端冰雪体育装备基地、合作开发冬奥冰雪等主题旅游线等举措,参与“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推动与张家口在体育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与先进园区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赴深圳等地区开展产业推介活动等举措,强化与先进园区及重点地区合作交流;通过设立面向外资的创新创业基金等领域的发展动态等举措,吸引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加速落地。
10、作为群众,应该如何支持并监督《规划》更好的落实?
群众可从2个维度对《规划》的落地给予支持和监督:在《规划》具体内容的落实方面,群众可积极配合《规划》相关举措的实施与落实,如配合优化园区绿化、实行低碳经济理念开展绿色生活等。在《规划》整体推进与综合考核评价方面,可积极针对《规划》实施情况提供改进的意见,以助力《规划》全面落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