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现将《中关村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得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
2025年8月31日
中关村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
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强自主、开放、安全的全生命周期创新发展支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特制定以下措施。
第一条 加快颠覆性技术创新布局。鼓励探索大模型新型基础架构、类脑智能等新路径,重点突破底层关键核心技术,催生一批颠覆性技术成果,每年技术攻关投入不超过3亿元。根据项目创新性及研发投入情况,给予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第二条 强化人工智能算力高效供给。重点支持技术创新性高、应用生态丰富的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企业购买或租用算力资源,用于开展创新研发,每年安排算力补贴不超过3亿元。鼓励大模型企业使用国产算力,按照实际结算额给予最高50%的补贴,每年最高补贴2000万元,重大项目可适当放宽补贴上限。鼓励算力提供商接入北京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推动实现算力资源高效汇聚、灵活调度、弹性配置。
第三条 拓宽高价值数据供给渠道。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与应用,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每年安排数据奖励不超过5000万元。面向行业数据、真实世界数据等重点领域以及合成数据、思维链数据等新兴方向,支持数据供给方开发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对于支撑非关联方企业大模型研发应用的,根据数据规模、质量和应用成效,给予不超过交易金额30%、最高300万元的资金奖励。支持建设人工智能高端数据标注示范基地,着力培育数据标注新业态,给予建设方最高1亿元资金补贴。
第四条 夯实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关键支撑。支持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芯片评测平台、大模型评测平台、软硬件适配验证平台、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安全伦理平台等,持续建立完善公平、高效、多维的技术服务体系。鼓励专业化开源社区发展,打造汇集高质量代码、工具、框架、数据集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每年安排平台建设支持资金不超过1亿元。根据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情况和服务成效,给予平台建设方最高3000万元资金补贴。
第五条 构建全域全时应用场景开放体系。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每年安排全域场景支持资金不超过1亿元。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等牵头建设大模型行业实验室,围绕核心业务开展数据治理、技术研发、应用验证和标准制定,根据产业引领性和行业创新性等,择优给予大模型行业实验室建设运营方资金支持,最高支持1000万元。鼓励各领域用户开放核心业务场景,通过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解决方案赋能实体经济,根据场景建设的实施效果、综合效益等,按照不超过合同金额50%的比例,择优给予场景开放方资金支持,最高支持1000万元。鼓励各类创新场景在人工智能创新街区落地示范。
第六条 活跃国产基础大模型应用生态。推动国产大模型应用形成规模效应,加速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每年发放模型券不超过1亿元。对企业通过API方式调用大模型相关费用抵扣50%,每年最高500万元。鼓励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消费与应用。
第七条 打造人工智能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支持各类用人主体引进人工智能领域战略科学家和海外高端人才,加强对重点企业核心骨干人才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人才发展奖励及相关配套支持保障。发挥北京国际AI人才创新联盟等平台作用,加大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支持。
第八条 建立完善全链条孵育孵化体系。推动建设人工智能及交叉融合领域标杆型孵化器,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孵化平台,链接全球创新创业资源,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对平台运营方根据孵化成效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对具有重大技术突破能力或广阔市场发展空间的核心团队,择优给予成果转化所需的算力等创新要素支持。
第九条 完善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支持。鼓励人工智能领域耐心资本在海淀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早期投资、成长期投资,支持产业链组合投资、并购基金等多元投资模式,强化人工智能领域全链条资本支持。推动投贷联动,丰富金融产品,健全科创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央国企基金、产业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协同发力,壮大人工智能投融资供给规模。
第十条 扩大国际交流创新合作。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国际市场,支持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企业出海服务,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国际科技组织、研发中心等国际机构落地,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鼓励高质量行业论坛、赛事路演、技术创新交流等活动在海淀举办,根据活动举办成效给予活动举办方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