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巴巴耶夫接受了北京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表示,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将损害世界经济和美国自身。中国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发展高新技术,它将帮助中国经济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发展高新技术
作为一位从事中国研究的俄罗斯学者,最近,巴巴耶夫每个月都会到访中国,不光是北京和上海,还去了哈尔滨、长春和成都。他与中国各地的政商学界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中国经济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巴巴耶夫看来,中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来自内外部的两大挑战。内部是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问题,不过他相信政府会克服这些障碍。政府现在正推出新的举措,以提高中国经济的生产力,这是正确的决定,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外部因素也相当重要,美国正推动遏制中国的政策,这一十分危险的举动不仅对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不利,对整个世界经济也造成直接伤害。自由贸易、国际经济关系以及许多企业正在遭受损害,巴巴耶夫说,他希望一旦美国和欧洲明白他们这样做正在破坏自己的经济时会停手。
对今年中国两会以来备受热议的“新质生产力”,巴巴耶夫也有自己的观察。他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令人期待,其中最重要的是发展高新技术。中国的科学技术总体上非常发达,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的领导者之一,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技术等,在电动汽车等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未来提升生产力的驱动力。关注技术研究,然后把它们投入行业当中,新质生产力将为中国经济创造新的动力、新的刺激。
“未来一年当中,中国将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巴巴耶夫说。
“向东看”将使俄受益良多
俄乌冲突已进行了两年多。关于这场二战后欧洲最激烈的军事冲突,两年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态势之一,无疑是俄罗斯面对西方国家“史上最严厉制裁”时在经济和社会等领域所表现出的强大韧性。
巴巴耶夫表示,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根本不起作用,俄罗斯经济仍以超过3%的速度增长,俄罗斯人民过着正常的生活,他们与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新朋友展开合作。“从西方转向东方,这是当前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的主要趋势,令人充满期待,因为东方现在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俄罗斯将从中获益良多。总体上,俄罗斯经济和俄罗斯联邦的未来是相当光明的。”
中俄互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双方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堪称大国关系的典范。谈到中俄关系,巴巴耶夫说,两国人民之间的信任水平很高,他列举说,民意调查显示,大约80%的俄罗斯人对中国人持积极态度;反过来,80%至85%的中国人对俄罗斯国家和人民有着积极的看法。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两国领导人良好的关系,这种高水平的关系影响到两国政府、社会和商家,创造了双方高水平的信任。
巴巴耶夫说,俄中两国肯定还需要做更多工作,以保持和推动双方的高度互信。“我们需要互相理解,需要了解彼此的文化。在俄罗斯,现在有不少人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历史。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做得更多。”他表示,他所在的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正在做很多工作,以增进俄罗斯人对现代中国的理解和认识。(记者 白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