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设计是极具挑战性且耗费人力和资源的工作。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出世界首颗无人工干预、全自动生成的处理器芯片“启蒙1号”。近日,相关研究论文被2024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接收。
芯片设计通常由工程师团队编写代码,在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辅助下生成电路逻辑,并反复对其进行迭代的功能验证和性能、功耗优化。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上百人规模的团队,迭代数月乃至数年才能完成。如果实现全自动设计,就能由机器代替人自动生成满足功能和性能需求规范的电路逻辑,减少人力和资源投入,加速设计迭代。
科研团队聚焦芯片自动设计面临的精度、规模两大挑战,提出以验证为中心的处理器智能设计方法学,即从随机电路出发,由机器全自动完成验证、调试和修复的反复迭代,直到获得满足设计需求的目标电路。利用这一方法,科研团队在5小时内自动设计了超过400万个逻辑门的通用处理器——“启蒙1号”,将已有能自动设计的电路规模提升了3至4个数量级,芯片实测性能达到英特尔486处理器的水平。他们还进一步提升自动生成处理器的性能,程序执行效率实现了1.57倍的性能提升,在某些情况下其还能找到比人类设计更优的流水设计。(记者 刘苏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