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生产较快增长,需求继续扩大,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楼市和股市趋于活跃……11月份国民经济稳步回升。
积极因素继续增多
当日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1月份,工业和服务业延续回升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1%,增速是今年以来的次高。
消费和投资继续扩大。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于三季度平均增速,消费回升的势头没有改变。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连续4个月保持基本稳定。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处于今年以来较低水平。
市场供求关系和预期回暖。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有所回落,但核心CPI同比上涨0.3%,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涨幅扩大。同时,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环比由降转涨,也显示出工业产品供求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从预期来看,11月份房地产销售回暖,股市成交较为活跃,制造业PMI继续回升,市场预期稳步改善,也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有利条件。
经济运行质量继续优化。11月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1.1%和10.9%,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亮点。
政策组合效应持续发挥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随着存量政策有效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政策组合效应持续发挥,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了消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2%、10.5%和6.6%,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二是拉动了投资。“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下,重点领域投资和设备更新投资都保持了较快增长,支撑了投资扩大,增强了经济中长期发展后劲。1—11月份,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0.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9.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8%,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65.3%,成为投资扩大的重要支撑因素。
三是带动了生产。“两重”“两新”政策通过释放市场潜在需求,有效带动相关投资品和消费品生产,促进了生产端扩张。11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接近50%。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11月份汽车产量增长15.2%,空调和彩电产量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四是活跃了市场。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和提振资本市场等各项政策作用下,11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都实现了正增长,重点城市销售改善更为明显;股票市场成交活跃,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同比均增长1.1倍左右。
五是稳定了预期。各项宏观政策显效发力,不仅带动了生产需求回暖,也有效稳定了经营主体预期,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望实现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调整转型困难有所增多,经济运行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压力有所增大。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四季度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积极变化显著增多。付凌晖认为,从全年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付凌晖提醒,从明年来看,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将拖累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复苏,地缘政治冲突对于全球能源等大宗商品供给的负面影响尚难预料,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调整外溢影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调整转型仍在推进之中。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居民就业增收、化解风险隐患仍需要持续用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明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遵循。(记者 吴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