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前三季度北京经济成绩单。前三季度,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41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相比上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提升0.1个百分点。市统计局方面表示,今年本市总体经济呈现“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增势稳定”特征,三季度总体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其背后展现出北京经济的韧性、创新与活力。
三大优势行业贡献率超八成
机器人马拉松、机器人运动会、GT世界挑战赛……今年以来,多项赛事在京城接连上演,让人大饱眼福。拿不久前结束的GT世界挑战赛来说,不仅在现场两万观众面前上演了速度与激情,还与世界智能网联大会同期举办,全球嘉宾齐聚一堂,展开交流碰撞,促成合作签约。
热点赛事的背后是发展产业的雄心,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新能源汽车,皆是北京围绕优势产业落子的重点领域。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优势行业持续撑起经济底盘,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新兴软件开发等领域带动下,行业收入增速自年初以来逐月加快;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0%,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高端制造加快布局,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24.6%和13.4%,工业出口交货值持续提升。
总体来看,三大产业也可圈可点。农业方面,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微降0.4%。工业方面,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服务业方面,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
服务性消费占比创五年新高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天津乐迷小辰第五次追着音乐节或演唱会来到北京。利用假期赴京来场音乐之旅,给心灵“充电”,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演唱会、音乐节、体育赛事等线下文体活动正成为北京激活消费的一把钥匙。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北京举办的大型活动场次和接待人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0.3%,演唱会经济、体育经济带动效应持续显现;线下文化消费活力迸发,1至8月全市线下文化消费收入同比增长近两成,工艺美术品销售、内容保存服务等领域收入两位数增长,休闲观光游览服务、创作表演服务领域具有较好发展潜力。
在此带动下,北京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5%,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4.8%;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59.8%,为近五年来最高。此外,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增长。
除消费外,投资也为经济发展积蓄动力。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0%。其中,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增长83.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9.3%。
创新活跃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持续创新,成为北京经济保持向好的重要因素。1至8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4%,分别比1至2月和1至5月提高0.9个和2.3个百分点,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3%,工业研发在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带动下,增长10.5%。创新主平台、主阵地持续发挥引领作用,中关村示范区规模(限额)以上重点企业技术收入增长12.2%,占总收入比重为27.8%,占比今年以来稳步提升。
此外,多项数据显示,本市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06元,同比增长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5.1%,经营净收入增长3.4%,财产净收入增长0.7%,转移净收入增长5.1%。就业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与上半年持平;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0%,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物价方面,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7%,服务价格持平。(记者 赵语涵)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