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10-28
                                            发布时间:2025-10-28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打印
                                        
                                         发布时间:2025-10-28
                                                发布时间:2025-10-28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乌兰察布辉腾锡勒草原上的风力发电场。
扫码看视频

2024年4月,北京市经信局等部门发布《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构建京津冀蒙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打造以“内蒙古(和林格尔、乌兰察布)-河北(张家口、廊坊)-北京-天津(武清)”为主轴的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逐步形成区域协同算力供给体系。同年6月,内蒙古全面启动京津冀蒙算力一体化工程。一年多来,北疆草原在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上打造了一颗颗耀眼的“珍珠”。
“以荷定源”,零碳基地投运
在一望无际的乌兰察布大草原上,像珍珠一样撒落在“绿毯”上的,除了成群的牛羊,还有一座座雪白的风车和一排排湛蓝的光伏板。
走进察哈尔高新区中金数据乌兰察布零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现场,风光场上,绿电滋滋生长;集发电、变电和升压储能为一体的能源站内,机器轰鸣,运维稳定;一条16公里的专用输电线路尽头连接着12栋高速运转的数据中心大楼,它们正在为北京等地用户提供数据高速计算和运转保障。
这座零碳算力基地由中金数据集团(京企)与乌兰察布市合作共建。三个月前,全国数据中心领域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这里成功投运。
“我们通过源、网、荷、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产、统一运营,实现了新能源与数据中心的直接对接,杜绝了新能源发电的弃风弃光。”中金数据运营管理公司副总裁王丹丹介绍,项目以基地的数据中心群负荷为建设容量依据,实现了“以荷定源”;将发电侧与负荷侧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做到“源随荷动”“源随荷建”。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8.48亿千瓦时自发自用绿电,相当于年均减碳58万吨。
4.2毫秒,北疆算力到京
“乌兰察布年均气温4.3℃,数据中心自然冷却时长达10个月,是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理想区域。这里风场好、日照足,有效风场面积占全国十分之一、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说起大数据产业优势,乌兰察布市大数据中心负责人如数家珍。
在乌兰察布市,两条光缆直连北京。第一路由全长425.32公里(纤长),光缆总体由集宁经张家口至北京亦庄,端对端时延4.2毫秒。第二路由全长702.22公里(纤长),光缆总体由集宁经大同、雄安新区、大兴机场至北京亦庄,端对端时延6.9毫秒。如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将乌兰察布升级为互联网省级交换节点城市,连接至北京的光缆传输时延实现6毫秒以内。
5.6万P,“京数蒙算”双赢
2022年2月,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距离北京仅240公里的乌兰察布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8个地区跻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如今,乌兰察布凭借区位优势和蓬勃发展的算力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京数蒙算”的首选之地。
“目前,全市已落地67个数据中心项目,签约标准机架规模超200万架。已承接北京地区京东、字节跳动、百川智能、昆仑万维、零一万物、智谱AI、DeepSeek等企业算力业务5.6万P(算力资源计量单位)。”这位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在乌兰察布,来自京津冀等地的大数据上下游企业有22家,涵盖客服营销、数据标注与审核、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开发、基础设施运维、网络安全运营、机柜生产制造、服务器绿色回收处理等领域,解决就业累计达1万余人次。(记者 韩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