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昌平召开区委财经委(扩大)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全年经济工作,同时也确定了今年“两区”建设的任务安排,以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为核心,昌平“两区”建设加速度。
1. 新起点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服贸会致辞精神,推动“两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承载区建设
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外向型特征,力争3家以上区内企业享受原产地规则优惠政策。
对标数字贸易示范区建设
编制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小米二期智能工厂、三一“机器视觉”年内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小米智能工厂二期 效果图
对标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
强化内外循环联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和境外投资管理服务,以康龙化成、中油测井等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工程技术服务外包,切实提升服务贸易在全区对外贸易中的占比。
加强与RCEP成员国在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合作,确保2022年全区出口总额增长33.3% 达到120亿元。
对标北京证券交易所建设
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丰富直接融资渠道,提供全时全链服务保障,推动6家以上企业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2. 突破点
推动新一轮制度创新,丰富“两区”建设政策工具箱。
服务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开放
医药健康产业要全面落实《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深入推进15项主责任务实施,确保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增速达到15%以上。
先进能源产业要用好用活,现有能源央企聚集资源和研发能力优势,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确保2022年先进能源产业增速达到15%以上。
美丽健康产业要用好市“两区”办政策会诊机遇,积极主动作为,梳理形成政策需求清单,并争取市级政策支持。
紧抓改革攻坚开放共赢试验区建设
研究实施医疗器械专利快速预审、创新药专利优先保护、进口原料药税收减免等一批“两区”改革开放新任务,推动一批新企业、新项目招商落地。
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等63项已落地政策的覆盖面。
推动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措施尽快在昌落地。
3. 发力点
努力将未来科学城和自贸昌平组团打造为高水平开放产业园区。
全面落实“三个一批”
推出一批园区三年行动方案,深化一批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一批功能提升行动,确保6月底前制定完成两个园区的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实施“四大行动”
实施管理规范、效能提升、品质升级、主导产业提振“四大行动”,聚焦前沿生物技术全赛道、增长型成熟赛道、数字+医疗尖端赛道三大赛道,以及能源互联网细分领域。
未来智谷——碳立方
在6月底前形成“碳中和”主题公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两区”打卡地和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等一批“两区”可视化成果。
全面落实“四个一套”
打造一套园区服务体系,完善一套招商推介体系,实施一套形象提升工程,建立一套园区评价体系。
确保年底前形成“六个一”的标准化接待服务体系,绘制园区产业招商地图,完善精准招商功能。
4. 关键点
招商引资取得务实成效,形成一批示范性、标志性项目。
提升招商引资和稳外资水平
用好服贸会等平台,策划更多高质量外资招商推介活动,吸引重大产业项目在昌落地,确保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长50%,达到3.64亿美元。
提升政策引导与项目服务水平
落实好“美丽经济十条”、“氢能十六条”等政策细则及兑现,同时要用好“一库四机制”,确保2022年“两区”项目入库数量和投资额达到全市下达任务,其中新增重大项目不少于30个。
提升“两谷一园”承载水平
“生命谷”要全力保障昌平国家实验室核心区项目和诺诚健华、华辉安健等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大分子生物药中试平台等建成投用,同时加快生命园三期开发建设,推动生命园三期CD地块6月底前实现供地,史各庄集体产业用地等地块年内实现开工,打造“生命谷”创新走廊。
“能源谷”要推动央企履约监管协议落实实施,力促中能融合、明阳智慧等项目尽快达产贡献,同时组建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申报国家技术创新平台,积极构建国际能源科技创新走廊。
“高教园”要强化校企合作,三季度前搭建3个校企协同创新开放实验室,推动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建设,年内储备及落地一批创新成果,吸引高校科研机构及关联企业落地昌平,同时确保北大四个学院顺利入驻昌平新校区。
5. 落脚点
优化“两区”建设营商环境,营造产城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强化自贸试验区监测统计和分析,承接好自贸试验区范围内118个市级行政权力事项。
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不断强化“服务包”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建设好昌生驿站、国际人才社区和外国人服务大厅。
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
高标准举办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生命科学国际高峰论坛等活动,形成一批先进能源、生态环保、美丽健康等产业应用场景,努力打造与“两区”建设相匹配的产业生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