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服贸会朝阳区
“两区”建设四周年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
朝阳集聚互联网3.0产业链企业超过1200家
数字人核心业务企业数量占比全市第一
已成为全市发展最快
产业集中度最高、产业生态最完整的
数字人产业高地
还有哪些亮点?一起来看
中关村朝阳园是朝阳区“两区”建设的重要承载区,中关村朝阳园锚定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专业服务和数实融合四个关键点,积极推动“两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助力全区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
01 信息服务业成为朝阳第二大支柱行业
朝阳区以打造数字经济核心区为总体目标,紧密围绕全市产业转型态势,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方向,依托“一核两区三优势”特点,围绕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为核心的“3+X”产业方向,着重发挥互联网3.0、产业互联网、数字安全、数字医疗产业的主导作用,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
今年上半年,全区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分别达到626亿元、387.7亿元。其中,信息服务业占GDP比重提升至15.2%,成为第二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增长12%,增长贡献率达32.6%,居各行业之首;科技服务业比重提高至9.4%,行业排名升至第五位,增长贡献率提升8.3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对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02 集聚互联网3.0产业链企业超1200家
目前全区集聚互联网3.0产业链企业超过1200家,数字人核心业务企业数量占比全市第一,已成为全市发展最快、产业集中度最高、产业生态最完整的数字人产业高地。
△朝阳区互联网3.0产业基地效果图
2023年以来,华鲲振宇中国区总部、新美集团总部、同程艺龙、可靠之能、英雄集团等超过160家科技产业龙头企业或科技业务板块先后落地发展。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3649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独角兽企业分别达955家、82家、27家;硬科技潜在独角兽企业12家,全市占比10%。同时,朝阳区在1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国际科技服务站点,36家机构加入首批“科技新航海”生态合作伙伴,为企业出海搭建专业服务平台。朝阳区全区外资研发中心达到24家,全市占比16%。
03 发展新质生产力朝阳还有这些“大动作”
朝阳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组织体系,按照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在朝阳落地要求,系统整体设计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出台朝阳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和细分产业支持政策,搭建“1+1+N”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组建包括2名院士在内的区科技创新专家顾问委员会,为朝阳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朝阳区还加强与创新主体多元化合作协同,与高校院所合作,大力推进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北京中医药大学“数智中医药谷”,朝阳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朝阳区还发挥科创基金引导作用,聚焦“3+X”数字经济体系,谋划布局朝阳智算、范式人工智能等细分产业基金,持续推进互联网3.0、数字人等专项基金设立。完善科创基金管理办法,提高科创基金在培育赋能产业、精准招商作用发挥,打造专有科创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朝阳园北区启动区内地块入市,全面加快市政交通配套设施。
朝阳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实施
“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以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为重点
以提升企业核心创新能力为支撑
以“3+X”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核心
以科技创新发展
支撑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进一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