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幕。怀柔科学城通过展览展示、合作交流、项目签约等形式精彩亮相。
9月14日,怀柔区“开放共享 链接国际”合作交流会在首钢园举行。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张强,区委副书记、区长、怀柔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梁爽,副区长韦小萍,怀柔科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兰雄景出席会议。
设施平台开放共享,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会上,兰雄景从设施运行、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产业融合及创新生态五大方面系统介绍了怀柔科学城建设运行以及科学设施、创新平台开放共享情况。
当前,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的阶段。重大科技设施集群高效运行,围绕五大科学方向布局科技设施37个,其中29个已进入科研状态,16个科学设施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累计提供机时超151万小时,服务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龙头企业超1000家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速集聚,怀柔实验室高质量在轨运行,中国科学院在怀院所达到21家。3家新型研发机构高效运行。“聚人气、聚科研气”成效显著,集聚诺奖级科学家19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39名、两院院士86名,在怀科研人员达到2.6万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持续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布局创新服务平台,集成“1+N”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科学+产业”基金体系,强化应用场景供给,举办丰富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多种产学研用成果转化模式,已累计落地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87个。生态底色愈加靓丽。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市首位,是一座宜居宜研宜业的理想之城。
以本次服贸会为契机,科学设施平台开放共享与创新生态建设情况集中发布,将为怀柔科学城拓宽合作渠道、深化国际科研合作,加速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提供重要机遇。
五大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集中签约,激活产业动能
会上,涵盖中医药现代化、高端精密制造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的5个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包括中医药现代化研发转化CDMO共性技术平台、高精密加工共享服务平台、6英寸MEMS晶圆中试生产线和研发平台、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主中心、智能检测装备试验验证共性平台。
北京怀柔科学城生命科学产业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与春风药业签约共建中医药现代化研发转化CDMO共性技术平台,将显著提升中医药现代化研发创新效率,激活中医药科创产业发展活力。未来,产研院将继续依托怀柔科学城的硬核资源和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联动体系。
在对话环节,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等科研机构与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太平洋建设集团、北京云汉星驰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负责人等与会嘉宾,围绕“共享平台赋能企业合作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及平台开放共享的经验成效、人才培养与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全球研发资源整合与合作计划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
科学城前沿成果、创新企业
亮相怀柔展区
服贸会怀柔展区“科创未来”主题区域中,“怀柔一号”卫星模型、高品质因数超导腔及JF-22超高速风洞等一批来自怀柔科学城的前沿科研成果亮相。现场还集中展示了16个向全球开放的科技设施平台,这些平台将为国际科研合作与前沿突破提供重要支撑。
怀柔科学城的创新活力,孕育了一批走在“数智领航”前沿的科技企业。展区内,观薇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玄黄识仪”多模态智能检测仪正为观众提供AI健康检测体验。其搭载的“玄黄”大模型,是怀柔科学城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它构建了全球首个覆盖“诊断—干预—日常管理”全链条的中医药多模态知识图谱,实现了中西医学的跨模态融合。目前,观薇智能的设备已在怀柔区12家医疗机构大规模投放,实现了全市人工智能健康检测仪器的首次大规模示范应用,打通了技术攻关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
从设施开放到平台共建,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怀柔科学城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高水平开放共享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以更高效的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