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海关支持首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发布,立足平台、通道、环境、产业四方面共推出26条措施,进一步推动首都开放型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其中提到,大兴机场将建设快递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开展快件进出口及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
“云端”履职、“线上”议政已成为政协委员工作新常态。3月6日晚,市政协主席魏小东通过“北京市政协委员履职平台”,接受部分中央及市属媒体视频采访。晚7时30分,视频连线采访开始。“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我在这里提前向女记者们送上节日的问候!”魏小东的祝福迅速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
累计落地全国突破性政策42项、全国标志性项目61项、向全国复制推广改革创新经验34项、2022年“两区”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5794个……2月23日,记者从“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两区”建设两年多以来收获累累硕果,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动力持续增强。
近日,蓝底白字印有“北京自贸试验区亦庄组团”字样的“两区”路标指示牌在北京经开区增添7处。路标指示牌是城市的名片,随着“两区”路标指示牌逐渐完善,经开区用标志性设施加强公众对“两区”形象认知,进一步跑出“两区”建设加速度、增强了“两区”工作显示度。“两区”路标指示牌规范的外语标识不仅为外籍人士在经开区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也有助于优化经开区营商软环境,切实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和对外服务水平,彰显经开区友好、开放的态度。
2月18日上午,市委书记尹力来到朝阳区调查研究,深入企业、项目走访座谈,与企业家们共商高质量发展。他强调,朝阳区作为中心城区,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肩负重要使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和深度,当好“两区”建设排头兵,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努力为首都发展大局添彩、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出经验。市委副书记...
记者从顺义区获悉,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2022年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全年实现营收7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1亿元。科技服务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包含专业化技术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七大类,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借助“两区”建设契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航空服务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产业进一步聚集,重大项目持续落地,为航空产业集群建设注入新动能。依托首都国际机场世界级航空枢纽建设,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航空业直接关联企业数量占北京地区的三分之二,航空资源和航空企业总部集聚度全国领先,国航、首都机场集团、中航油、中航材、中航信等几大集团以及空客中国总部均汇聚于此
2月8日,昌平区2023年第一批1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聚焦新能源、物联网、教育、物流等数字经济和高精尖产业领域,助力昌平“两区”建设跑出加速度。昌平日前还发布了未来科学城“两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计划未来三年实现“生命谷”产业收入超1500亿元,“能源谷”先进能源产业收入达4000亿元。
“北京智造”与“北京服务”正牵手融合。市发改委等11个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北京首个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按照计划,本市将集中发力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两业融合新机制、新模式和新业态,到2025年,培育形成10家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100家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为促进北京市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