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经开区发布了今年1-2月经济运行数据。在疫情防控压力之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7%。在四大主导产业中,有一项数据分外耀眼,装备制造产业1-2月实现产值99.8亿元同比增长了27.7%。这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和智能制造企业产品的迭代升级。
标杆智能制造工厂产生地
也是中国智能制造标准诞生地
在北京经开区,小米智能工厂、京东方、亦庄水务再生水厂等多个工厂打造形成了一系列的智能工厂,生产厂房全过程自动化无需人员,即使关灯也可运行,被行业内形象地称为“黑灯工厂”,也正因于此,自动化的产线快速提升了企业的产能。以小米手机为例,相比传统工厂,小米智能工厂的效率提升了60%,比目前手机代工业内最先进的工厂还高出25%。
△“黑灯工厂”。资料图
去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报告,“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布285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涵盖企业生产制造全流程,在已发布的285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中,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北京赛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赛西实验室”)依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导制定47项标准、参与制定49项标准,成为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制定的主力军。
△疫情期间赛西实验室为企业提供红外额温计和红外热像仪校准。资料图
“智能制造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在高端制造企业聚集区域进行,便于就近了解需求、验证标准,提高标准制定的效率。因为北京高端制造企业聚集在北京经开区,赛西实验室将智能制造国家标准研制和验证工作重要环节放在了北京经开区。”赛西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说。因为赛西实验室的地理位置,与北京奔驰、京东方、和利时等高端制造企业相近,就为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北京经开区诞生的智能制造国家标准,让区内企业先受益。除了小米智能工厂、亦庄水务智能水厂依托国家标准建成的“黑灯工厂”,索德电气也在标准支撑下,将各个智能管理系统联通起来,客户企业通过一个终端显示屏,就能掌握研发、运营、财务、生产、物流等全流程动态。
产业数字化能力不断提升
促成智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近日,《哈佛商业评论》联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SAP公司对电子信息、能源、零售、汽车、金融五大行业板块进行调研,从业务和管理两方面中的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细分行业排名较高的上市企业,金风科技入选“中国数字化转型新范式TOP50”。
△风力发电场。
在新范式中,金风科技基于强大的数字化平台,打造了领先的风电场整体解决方案,Goldfarm作为应对竞价上网的智能一体化风电场设计平台,一旦明确项目区域,就可以用无人机对地形进行扫描,并对整个区域进行3D实景重构,而SOAM则是帮助风电场实现智慧运营的解决方案,以实现风电场的无人值守。
而在2022冬奥会期间,许多冬奥的赛事场馆中采用了施耐德电气智能化的软硬件产品,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延庆高山滑雪场就采用了BlokSeT新一代预智成套设备,国家会议中心采用Okken新一代预智低压成套设备。
△施耐德电气生产区。资料图
施耐德(北京)低压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嵩:“这次北京冬奥场馆的电力设施部署中,施耐德电气不仅提供了保障电力安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也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绿色产品,比如利用干燥空气替代传统六氟化硫的绿色环保气体中压设备,为绿色冬奥助力。”
装备制造的不断迭代升级
助推其他产业实现快速增长
日前,由北京烁科精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烁科精微”)研制的半导体制造的关键工艺装备CMP,就作为中芯国际FAB7 T3首台设备,顺利搬入产线。这也是中芯国际首次选择国产设备作为首台设备迁入,意味着国产CMP设备的性能和品质已达到国外同类先进水平,国产替代步伐进一步提速。
△企业研发。
在国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烁科精微致力于推动国产CMP设备自立自强,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系统,其自主研发的CMP设备满足IC制造中所有复杂平坦化工艺需求,并涵盖8英寸和12英寸产线,在国内CMP市场占据重要份额。截至目前,烁科精微CMP出货量已经超过100台。
目前,北京经开区整体智能制造水平较高,70%企业处于三级集成级水平,从数字化网络阶段向智能化阶段迈进;部分企业已达到四级优化级的水平,在这个级别,企业内生系统、管理系统及其他支撑系统已完成全面集成,实现了工厂级的数字建模。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继续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不断完善政策环境,聚焦主导产业关键技术领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智能+”样板,引领带动全市乃至全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预计到2025年产业集群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