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内北京亦庄智能城市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智能院”)参编的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智慧多功能杆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GB/T 40994-2021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智慧灯杆产业的首个国家级标准,将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意味着北京经开区智慧灯杆建设经验将向全国输出。
智慧灯杆
该标准由全国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该标准的发布不仅满足了产业发展需求,统一了市面上智慧灯杆的应用和运行规范,同时也为后期管理整合、多杆合一等提供了有效依据。智能院作为“智慧亦庄、智能城市”的统筹实施平台,在北京经开区自动驾驶办公室和开发建设局等多部门的统筹与指导下,多年来参与区内建设智慧灯杆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凭借经验积累参编了该标准。
实际上,北京经开区自2016年就以区域路网优化升级为契机布局建设智慧灯杆,路灯、监控探头、通信微基站、WIFI信号接收发射器等装置集中安装在灯杆上形成智慧灯杆,发挥照明、增强“城市天眼”能力、增强通信信号、WIFI信号覆盖等多重作用,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正在施工的智慧灯杆。资料图
随着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在北京经开区建设,智慧灯杆被赋予了新使命,不仅搭载传统的路灯、监控等装置,还要搭载系列路侧设施,与自动驾驶企业形成车路协同,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1.0阶段,区内10公里左右28个路口新建的灯杆上配设卡口摄像机、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路侧RSU等多种装置,实现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支撑L4级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运行的基础环境,取得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智慧灯杆。资料图
智能院参与北京经开区智慧灯杆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此前已主编的《智慧灯杆设计导则》,参编的《智慧灯杆总规范》《智慧灯杆系统测试方法》,经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委员会评审通过,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分别从智慧灯杆工程设计、相关产品及业务系统、功能性能测试等方面制定了行业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后,为行业发展树立标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施工中的智慧灯杆
“亦庄经验”助力首个国家级标准编制的同时,也正结合新需求优化升级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北京经开区已启动多功能综合杆改造工程,在示范区2.0阶段,北京经开区全面布局城市级道路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智慧城市感知体系建设在车路协同、环境监控、雪亮工程、路灯照明等全场景中的应用。升级改造多功能综合杆、智慧综合箱、部署网络设备以及边缘计算节点,为各部门、各行业智慧城市规范化建设和技术迭代更新打下基础,形成一张网、多维度、广连接。将逐步构建从触角终端、多源数据、智能平台到场景服务的数据流转闭环,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城市感知体系,为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亦庄模式”。
参编首个国家级标准是智能院总结智慧灯杆建设经验并进行标准输出填补国内空白的新起点,目前智能院正在参与工信部的四项智慧灯杆行业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智慧灯杆地方标准,一套智慧灯杆国家标准图集的编制。据智能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院还将持续提升在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领域的创新研发水平,争做智慧灯杆产业的引领者与推动者,全力以赴做好北京经开区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和运营管理,为智慧亦庄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