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智赋能智能网联产业专题论坛”在北京经开区如期召开。论坛上,经开区组织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与电信、京东、华为、阿里、曙光、腾讯等算力伙伴,共同举行了公共智能算力中心启动和算力调度服务平台上线发布仪式,率先推出我国首个“算力资源+运营服务+场景应用”一体化建设工程。
该工程计划通过建设1个公共智能算力中心、1个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和1个算力产业技术联盟,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为区域一体化协同提供“大算力”,支撑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应用“大场景”,打造数据高效流通“大产业”,而这也意味着经开区有望被打造为“北京算力布局新高地、国家算力枢纽新节点、全球算力调度新标杆”。
经开区公共智能算力中心的启动建设依托于区内信创产业聚集优势,中心将按照总体规划1000P建设规模,坚持公共普惠、绿色低碳、安全可信和产业赋能四大建设理念,以“微利、惠企”原则用成本价格提供优质服务,充分激发区域企业共用、共享、共荣积极性;以先进液冷技术,实现低能耗、高产出,充分践行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理念满足区域未来算力需求;以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信创产品和技术架构,推动国家逐步实现信息产业“大安全”,同时通过“AI+”带动产业提升,吸引产业集聚,让企业在享用大数据、大模型、高算力的同时,实现资源即开即用、按需付费、灵活定制,满足区域未来各类算力需求。
“公共智能算力中心投产运营后,将为大批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健康医疗、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企业应用,提供灵活便捷、弹性安全的可信算力供给,成为北京市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生态产业的又一强劲动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算力资源是基础,高效可用才是核心。如何让算力服务及时、快速、经济地传输给每个用户,让算力像用水、用电一样灵活、便捷呢?为此,经开区以公共智能算力中心为起点,立足自主创新,开展技术攻关,打造了国内首个超大规模、多源异构、多算一体、安全可信、生态融合的算力调度服务平台,计划开展通算、智算、超算等累计9000P以上算力资源的统筹调度,灵活应对算力应用多元化、高成本、供需空间分离等挑战,以实现京津冀、东西部和国际算力资源优化配置,为数字中国战略提供“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的“亦庄样板”。
据了解,该平台解决了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支持通用算力、超算、智算等异构算力的统一接入、统一封装、统一调度,并结合差异化需求,提供最佳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分发、关联与调配,让算力、存力、运力完美匹配,“就近算、本地算”让算力及时、快速、经济地传输给每个企业和个人。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大家不用管算力在哪里,数据怎么传输,只要线上下单,按需付费,就可以像使用水电一样便捷地使用算力服务。”
下一步,经开区将以“数据基础制度综合改革试验田”建设为核心,积极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探索推出算力补贴、用电补助、科研奖励等系列措施,提前布局经开区人工智能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条,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牵引带动强、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大胆“走出去”,精准“引进来”,形成人工智能、算力、元宇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特色产业集群。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先进算网科技自主创新这片“无人区”,经开区坚持资源供给-运营服务-产业生态“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构建强劲“算力底座”。据了解,经开区还将以信创园企业为起点,广泛联合一批战略合作伙伴,组建算力技术产业联盟,持续开展算网技术攻关和成果创新,支持企业在数据基础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政府高位统筹,企业加码布局,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已经整装待发,未来,算力将渗透到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场景中。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