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四五”末,亦庄新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营业收入规模力争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近日,北京经开区发布《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了如上内容。
从政策上看,亦庄主要聚焦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产业金融、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业五大重点领域,围绕场景应用、产业配套、两业融合、智改数转、公共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
到“十四五”末,亦庄新城将形成数实融合、产业创新、商务服务、产融互促和智慧物流五大高地,努力建设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十五五”时期亦庄新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大高地中,“数实融合”是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基础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区块链等信息服务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软件产业集群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将达1500亿元;“产业创新”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技术、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吸引全球科研机构和研发资源集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将达600亿元;“商务服务”重点发展人力资源、组织管理、法律等商务服务业,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商务服务机构,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将达140亿元;“产融互促”重点发展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产业金融,金融业收入将达200亿元;“智慧物流”重点提升现代物流业数智化、绿色化水平,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规模将达660亿元。
“整体呈现四个特点,也就是向‘数’、向‘新’、向‘聚’、向‘融’。”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措施》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智改数转”,最高提供1000万元资金支持;实施针对数据合规开发利用的“监管沙盒”机制,在数据资产评估入表、流通交易、数据跨境、质押融资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建设工业、政务、医疗、交通、自动驾驶等数据专区,推动各类数据汇聚、开放和开发利用,培育一批服务类数商,构建开放、协同、安全的产业生态。
经开区将支持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围绕亦庄新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专业化“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最高20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支持。
“《措施》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我们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荣华路沿线、国家信创园和国际医药创新公园集聚,打造‘一轴两翼’发展格局。”相关负责人说,亦庄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办公用房租金补贴,加快产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引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亦庄是全市最大的两业融合示范区。《措施》提出,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培育20家市级和区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并对通过认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支持奖励;鼓励制造业企业成立信息、科技、商务等独立法人企业。(记者 曹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