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了,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火箭发射!”9月24日,在山东海阳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的发射现场,亲历十余场火箭发射的摄影师激动地说。当天10时31分,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在山东省海阳市近海海域点火升空,随着一道优美的“新月”弧线,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创下首次在山东海阳近岸执行太阳同步轨道任务记录。
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火箭公司)投资,此次任务采用“太空拼车”方式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星等8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实现“四战四捷”,火箭总装“去任务化模式”在一次又一次发射中得到充分验证。
“这是首次在山东海阳近岸执行太阳同步轨道发射,此次任务的成功有效验证了在黄海近海海域执行太阳同步轨道任务的可行性,大幅提升了捷龙三号火箭海上发射的任务适应性和发射经济性。”中国火箭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突破的背后是困难重重。
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面临着诸多高难度挑战,通常采取低纬度地区发射以最大限度利用地球自转从而缩短发射路径。“不赴远海,就近发射。”该负责人说,在此次任务中,我们没有向常规做法妥协,而是选择了更为“大胆”的近海发射方案。
“大胆”的方案背后是技术的自信。“用技术压成本!”该负责人说,在商业航天领域,降本增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近海发射既可以节省高昂的海运成本,又可以缩短发射准备的时间。经过精确的弹道设计和风险评估,近海发射方案出台,紧接着,发射方案通过评审,发射计划按要求上报,出厂评审一致通过等等。在9月24日这一天,“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10个字是这份方案交上的满分答卷。
从“一箭十四星”到“国际订单”,从“国内首次实现海上热发射”到“长距离远海机动发射”,再到“首次在山东海阳近岸执行太阳同步轨道任务”……捷龙三号四次发射任务的特点各不相同,取得了四战四捷的佳绩。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正缘于我们起初便坚持的‘去任务化’设计,这样的底层逻辑让捷龙三号可实现同一个火箭,不管来哪个卫星,有什么样的任务要求,都能迅速发射,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商业航天市场。”
就在捷龙三号遥四发射的10多天前,中国火箭公司正式迁址北京亦庄。“服务好、政策好、生态好!”中国火箭公司战略部副部长汤墨阳如此形容北京亦庄,“此前我们是注册地在亦庄,而现在我们把办公地也正式迁到了亦庄。”不论是企业选址、拓宽市场过程中的一对一管家式服务,还是亦庄的产业、人才等一系列政策,抑或是各个大会、活动提供的交流展示平台,都让汤墨阳对中国火箭公司未来在亦庄的发展十分有信心,“不仅如此,不久前我们还成为了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的理事单位,未来我们也希望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推动经开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航天产业发展。”
正如汤墨阳所言,正是因为好的服务、好的政策,才成就了北京亦庄良好的航天产业生态。如今,北京亦庄已经集聚了8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落地的民营火箭整箭研制企业占全国75%以上,覆盖了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众多领域。
相关人物